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Unix > 正文

阿里资深Leader:组建技术团队的一些思考

发布时间:2020-01-13 13:18:14 所属栏目:Unix 来源:站长网
导读:图片来自 Pexels 我没有任何管理学背景知识,把拙见没羞没臊地写出来,是为了抛砖引玉,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团队的定位是什么?做正确的事 定位 团队的定位是重要的事情之一,有了偏差,后续做得越多错得越多。确定团队的定位花了我很长时间,中间还发生了

在我看来,硬技能、创新性/开放性思维和精神素质缺一不可。即使这三方面我都满意了,如果主管,主管的主管, HR 对候选人明确提出疑虑,我一般不申辩直接放弃掉。因为,他们比我 level 高,阅人无数,往往不会错。

有的同学会问:这样子做,会不会错失优秀人才?是的,我的方式几乎可以确保招进来的同学肯定是好的,但会漏掉一些优秀的候选人,不过这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相比之下,招进来不合格的人才会有大麻烦。

用人

主管的角色是什么?

以前有句话,叫做“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说的是前动车时代。动车和高铁为什么比传统的火车速度更快?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车厢都能提供动力。

同样的,如果一个团队完全靠主管来驱动,来提供动力,主管很容易成为团队的瓶颈。

我的团队成员,很多都是自己领域的高手,专业能力在我之上,我就应该顺应实际情况,不要拿自己的愚见去束缚同学们的发挥。

因此,我的角色更多的是眺望远方,掌握方向盘,有时踩一下刹车;团队大多数同学一起构成动力引擎。

阿里资深Leader:组建技术团队的一些思考

动车/高铁跑得快,是因为大多数车厢都提供动力

对内管理模式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放羊。

这么做,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技术层面的原因,对算法类同学做过程管理性价比太低。

算法类工作,创造性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创造性很难在过程中量化度量,也很难从外部观测现象来判断。

比如:身边的同学坐在工位直视屏幕目不转睛,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在思考论文中的公式还是在回味昨天晚上看的电影。

再比如,我 base 在杭州,没办法知道团队内 base 北京的同学是不是在工作时间打游戏。

所以,我选择信任我的同学,只在一些必须监管的事项上把关,比如数据安全、安全生产等,其他事项一般不做过程管理,只做结果管理。

得益于招聘时把关严格,绝大多数同学的自我驱动力都比较强,我并不用操心偷懒的事情。

相反,偶尔需要操心一下少部分同学拼过了头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更多的内容见彩蛋中的【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肯定有同学问:上面说的是不担心出工不出力,那么,怎么解释出力的问题呢?你难道不指导同学做项目吗?

我一般只给出项目的目标,有时给一个粗略的方案设想,有时不给。公司对于 P6 同学已经有“独当一面拿结果” 的要求,大家都应该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

而且,按照前面说的,团队内大部分同学都应该是提供动力的车厢,没必要依赖我。

人是否有自我意志?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如果一个人认为主意是自己想出来的,决定是自己做的,会更有动力去实现。尝试做决策,尝试完成不确定的任务,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思考题:管理有很多种 style。有的主管喜欢自己做需求分析,然后拆解细化到原子级的技术问题,让下属做执行。

这种模式,和“放羊”模式相比,从主管视角,以及下属视角看,各有什么优缺点?

综合以上两点,我觉得放羊是可行的。而且,放羊这件事,羊倌也是要做很多工作的:选择合适的天气,找到草地,把羊群带到草地,放哨保护羊群,是不是?如果还要把青草割好喂给羊吃,那成什么了?

羊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寻找丰美的草地,购买强壮的羊,与其他羊倌交流这些事情上,要是成天忙于喂羊,督促偷懒的羊快点吃草,拉开打架的羊这些内部事务,羊群怎么发展壮大?更多的展开见彩蛋中的【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鼓舞团队信心,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痛痛快快地赢一次。如果不够,就两次。

接手团队的时候,在商业化方向上局势是很差的:去年三次 PK 竞品都输了,稳定性问题频发以至于新版本都无法发布……团队好几个人都扑在这一个阵地上干得很苦但就是拿不到结果。

这个时候我要是去发表个类似《至暗时刻》里丘吉尔那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可能有短暂的强心剂作用,但是不长久,因为实际困难没解决。何况,我也肯定不具备丘吉尔的演说能力。

最有用的办法,还是分析失败的原因,制定正确的打法,指导同学们获得一次成功。鼓舞信心最好的方式还是靠实实在在的成功。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今年我们 PK 竞品的战绩是 N:0,付费调用量上涨 25 倍以上。

大家肯定好奇:正确的打法是什么样的呢?我放在后面《正确地做事》那一节讲。

做有吸引力的事情

目标要定得高一些,有挑战性,达成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会更高一些。这个很容易理解,就好比你打游戏,虐了个菜,没多少快感;如果能赢下之前屡战屡败的对手,一定会兴奋很久。

我跟部分同学说过,大家的眼光不要局限在三号楼,也不要局限在聚橙路,而是要放眼世界。

目标定得太低,不仅不能逼出自己的潜力,还容易让自己关注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

前几天,我的主管在一个项目 kick off 会上说,当你回首往事时,要有一件做过的事情能够拿出来吹牛逼,人生才有意义。深以为然。

过程即享受

在阿里的工作肯定是辛苦的,我没看到过谁能随随便便就成功。如果只是冲着收入来做工作,难免在过程中会感觉到很多痛苦。

物质的刺激是短暂的,不管是加薪、年终奖,或者 option ,兴奋高兴个几天就过去了。

如果喜欢自己做的事情,专注于工作本身,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就能做到虽然辛苦但是不痛苦。

我家做饭的阿姨是拆迁户,坐拥 N 套房,每天仍然跑几家做饭,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以前是开“苍蝇馆子”(指那些价格低廉铺面窄小的饭馆)的,拆迁后没得开了,但是自己就是喜欢做饭。理想状况下就是要招聘这种人。

采取什么工作模式?——正确地做事

四个在线化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最大价值也是连接。

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第一次听说是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上。互联网连接的可以是人和人,人和文档,人和数据,人和代码,人和……和一切你工作中需要的东西。

接手团队之后,我发现同学们的工作模式真的是自耕农一般:各做各的模型,各用各的数据,各读各的 paper ,完全是原子化的散点存在。

说得不客气一点,除了聚餐的时候,平时感觉不到这是一个组织。也就是说,身处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大家却像农业社会时期一样在进行生产,当着不折不扣的“码农”。

团队里一个同学说得很好:相互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最好办法是发生工作上的协同。

我觉得,要发生工作上的协同,前提就是把工作相关的资源都在线化,与组织成员发生连接,于是,我设想做四个在线化。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