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战火已烧向县城:销售晚上12点仍在电话家长推荐课程
刚刚上市的一起教育招股书透出了端倪。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个月,一起教育分别亏损6.56亿元、9.64亿元与9.75元亿。持续亏损的原因则是不断上涨的获客与营销成本。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个月,其市场营销费用分别为3.03亿元、5.84亿元、8.51亿元。 2020年第三季度,网易有道运营亏损8.94亿元,2019年同期经营亏损为2.35亿元;第三季度运营亏损率为99.8%,去年同期为67.9%。此前几年,网易有道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跟谁学则比较反常,在行业烧钱大战与营销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却实现多个季度的持续盈利。2020年以来,做空机构认为其大规模虚增收入和利润。 “为什么跟谁学可以盈利?我们也很想知道。”一家在线教育公司高管说。话音刚落,2020年第三季度,跟谁学亦净亏损为人民币9.325亿元。 难怪俞敏洪总结,在线教育现在的特点是:每收入一块钱,要花掉两块钱。 “在线领域很少听到新东方的声音,其实是因为我不敢投。我在教育领域耕耘30年,如果我看不出一件事情有长久发展的可能性,是不敢投的。当然,我们在在线教育也做了各种尝试,已经花去几十个亿元。”俞敏洪解释说。 另一家教育巨头好未来在在线教育的布局与投入则更多。 好未来公布的其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好未来营业成本为5.2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045亿美元增加29.1%,其中营销费用率为28.1%,行政及管理费用率为20.3%。 好未来CFO罗戎说,好未来在线上和线下分别采取不同策略,线上继续加大各方面投入,线下稳步拓展,并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其在线课程收入约占整体营收的40%。 目前,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在快速上升。 一位在线教育从业者给出行业获客成本的相关数字,2019年一名用户的获客成本在四五百元,2020年暑期,这一数字的峰值达到八九百元,甚至超过1000元。 俞敏洪提醒,目前在线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停止营销客户人数急剧下降,续班率不过70%,大班依赖流动率很大的老师,收支不能平衡且看不到平衡的未来。资本成了背后的重要推手,一旦停止输血,会一片哀鸿。 罗戎承认,教育行业的增长不是通过市场营销就能实现的,关键还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优先考虑学生的感受。整个行业都在承受新客获取成本问题的压力。不过,不能简单地做出获客成本决定单位经济效益的结论。因为用户在开始使用服务之后,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提高转化率、提高留存率。 周枫就认为,暑期疯狂扩张和非理性烧钱是一种简单化的片面看法。面对一个天花板非常高的行业,在行业快速增长阶段“小富则安”是非常错误的策略。所以,投入与亏损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是看钱花得值不值。正确的加大投入,是另一种方式的“价值投资”。 胡文钦判断,当前行业红利“来势凶猛”,整个行业里玩家们的投入还会持续,但烧钱至资不抵债或者账上没有钱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行业,最后要看用户留存、续费率等关键指标。“只靠短期铺天盖地打电视广告、电梯广告,拉新带来的学员量慢慢也会掉下去。”胡文钦补充道。 巨头变量 过往,整个教育市场细分、集中度低,新东方与好未来两大行业巨头所占行业份额不过5%~10%。互联网介入之后,在线教育行业则有可能出现巨头,不过一家独大的可能性并不大。 罗戎不否认,“在线下教育培训领域,好未来的竞争对手很多,尤其是有很多本地竞争对手,好未来成立已经17年,但是目前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依然不足5%。而在线上市场,好未来有机会通过资源整合,成为国内市场前三或者前四的线上教育公司之一。” 在目前的很多线上教育模式中,主讲名师可以同时向大量学生授课,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提出问题。因此好未来认为,目前的在线模式更适合教授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 俞敏洪也坚信没有一家在线教育公司能够一统天下。他还是认为,地面教育和OMO模式可能会是未来最大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和地面教育互相配合,反而能打出一个新模式。 当下这场K12战争带来的结果是,头部越来越大,新玩家的机会越来少。周枫判断,2020年过后,跑出新玩家或者说从新玩家阵营当中跑到头部的机率会变小。胡文钦亦认为,K12班课这个赛道几乎已经关闭,一些线上的局部性赛道或许还有机会。 一对一在线少儿英语这个赛道也在整合。平安集团入股 iTutor Group,一直有消息称好未来将收购DaDa英语,VIPKID经历多轮融资之后,遭遇估值缩水,人事变动,有规模、难盈利等困境。 王强曾向笔者分析,从逻辑上他对在线1对1直播持审慎态度。在线下,大班授课是最赚钱的,后来由于老师的水准和驾驭能力,出现小班,为了追求服务质量,变成1对1,但单位时间内场地和老师费用固定,因此线下1对1几乎不盈利。 网上没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如果达到100万对100万、1000万对1000万、1亿对1亿,只有从逻辑上证明,可以瞬间同时满足100万、1000万、1亿用户的需求,没有等待延迟才可能盈利,当下显然不可能。未来如果人工智能全部取代老师,在线1对1才可能有效。 不过,行业变量依然存在,那就是巨头,主要是腾讯与字节跳动。 2018年9月,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之后,将散落在6个BG中的20个教育产品重新梳理、整合,形成新的腾讯教育业务版块。此外,腾讯投资了包括新东方在线、猿辅导、VIPKID等一众明星在线教育公司。不过,当前腾讯主要做平台,赋能行业,还没有加入战团的迹象。 相比之下,字节跳动已经跳下少儿英语等细分赛道,旗下产品包括GOGOKID、清北网校等。 2020年3月,字节跳动公布进行组织升级,教育成为新的战略方向之一。张一鸣说,“最近在线辅导市场非常热,很多人问我公司的业务进展。我其实不焦虑,有耐心,我觉得现在还是很早期,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 10月29日,字节跳动推出独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此前,大力教育CEO陈林曾表态,三年不盈利,并且可能会更长时间不盈利。他也表示,教育这个事情需要看长期,很多工作不是做了马上出效果,不希望做得太激进。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