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策划 > 正文

让大数据成为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重要工具

发布时间:2020-10-22 15:30:15 所属栏目:策划 来源:通信世界网
导读:近年来,突发应急事件频繁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给突发应急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大数据的出现为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带来新变化、新思路。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与大数据结合颠覆了传统的突发应急管理理念和思维,推动突发应急事

近年来,突发应急事件频繁发生,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给突发应急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大数据的出现为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带来新变化、新思路。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与大数据结合颠覆了传统的突发应急管理理念和思维,推动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数据化和技术化,增强了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主动性和预测性,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突发应急管理能力,为突发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3

大数据在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中的应用与价值

突发事件的演变与大数据的价值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网络和信息化时代,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态势。基本概念上,网络突发应急事件不仅是突发应急事件在网络中的延伸,更重要的是网络空间扩大了突发应急事件的范围,丰富了突发应急事件的含义。网络安全事故、信息泄露、网络突发舆情、网络恐怖主义等本身就属于突发应急事件的范畴,让突发应急事件带有更多的与网络相关的特点。表现形式上,传统媒体背景下的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可塑性。但网络背景下的突发应急事件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网络成为突发应急事件的诱发器和助推器,加快了突发事件的传播和扩散,突发事件的影响力成倍增长,且难以有效预防、控制和预测。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大量数据的集合,是一种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来实现数据全链条处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数据“增值”。大数据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语义引擎、数据管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预测分析,弥补了传统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方法的不足与缺陷,建立了以数据为支撑的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机制,为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注入了活力,助力突发事件处置更加精准、高效,指导应急管理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数据在疫情态势研判、防控部署、传播路径分析、人员流动监测和企业复工复产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数据创新应急管理理念和模式

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应运而生,带来了一场信息和数据的变革,颠覆了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模式和方法,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事后转为预防。

首先,突发应急事件管理理念的变化。面对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各领域、各事件产生的海量数据,依靠传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显然难以发现、跟踪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大数据技术为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之间搭建了桥梁,为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念。数据的客观性、技术的普遍性为突发应急事件管理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更快速的预警、更准确的预判,依靠数据和技术决策正日益成为未来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主流。

其次,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方式的转变。大数据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赋能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从海量的数据中,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事件发展的规律和苗头倾向,从而捕捉到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细微变化。这将极大地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可预见性,推动应急处置工作由“后置”转为“前置”,增强事中事后处理的及时性、科学性,真正做到突发应急事件的提前感知、科学防控、趋势预测,将危机最小化。

大数据拓宽应急管理的数据来源

信息化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信息大爆炸,信息生产、数据传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万物互联的到来、人工智能的日渐普及、生物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等让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极大扩展了突发应急事件的数据来源,拓宽了突发应急管理的边界。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据圈占全球数据圈的23.4%,达到7.6ZB,预计到2025年将占全球数据圈的27.8%,增至48.6ZB,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

宏观层面,政府、行业、机构、组织等在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时获取的数据和信息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和政府内部数据。我们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数据中心等途径以及信息感知、关联聚合等大数据技术,可以从多层面、大范围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形成突发应急事件的数据绘描和画像,对事件发生、发展及未来变化进行精准定位和趋势预测,为突发应急事件提供规范化的、系统化、体系化的处置机制。

微观层面,个体行为也是突发事件处置关注的重点,相关数据和信息是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数据收集的对象。信息化时代,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可以被数据化,通过对个体及群体行为模式的分析,可以探究突发事件背后的个体特征和作用,以及由众多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行为,从而预测可能爆发的群体性事件。事实上,在不少突发事件中,意见领袖都发挥了发声、引领、形成气候的关键作用。此外,对个体和群体的大数据分析,还能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帮助和指导。例如,在地震、洪涝等灾害事件中,众多个体和群体的呼声就是应急工作的关注重点,收集汇总的相关数据无疑为事件处置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突发应急事件涉及领域众多,牵扯对象繁杂,没有大量数据和信息支撑难以有效开展相关应对、处置和预测工作。数量来源的增加、数据量的增长都为突发应急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更广的视野和发挥的空间,助力突发事件的决策分析和应急处置。例如,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通过收集、分析群体的移动定位数据,精准发现和预测人员流动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减少了由于信息缺乏造成的决策失误。

大数据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

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在其畅销著作《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提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谷歌曾通过大数据分析,成功预测了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员流动、行程查询、疫情地图、数据统计、资源配置等过程中,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大数据技术在突发事件预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逐步应用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