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了一部纪录片:关于新国货的前生今世
与此同时,第三次新国货运动应声兴起: 老树新花:许多老字号的国货品牌,主动拥抱潮流,抢占新机。 比如,372岁的老字号同仁堂居然跨界卖起了咖啡,它和全球排名Top5的咖啡品牌Gloria Jeans合作,以“草本精华”颠覆了传统咖啡的概念。还有过去专为皇城内廷服务的老北京布鞋品牌内联升,它选择与王者荣耀联名,时尚出圈。当然,最会玩的还是故宫,自2015年“剪刀手康熙”出炉,至今故宫已有超过10000种各式文创衍生品。 同仁堂名老中医施小墨 品质国货:更多的国货产品,通过品类的创新,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 小仙炖是一款燕窝产品,它开创了鲜炖燕窝新品类。护肤品牌林清轩,首次将符合中国人体感的山茶花与精油产品结合,打造爆款。法迪奥,为“中国人的家”量身定制环保橱柜。立白,用品质与西方日化巨头竞技…… 国潮出海:新国货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它们汇涌成潮,奔赴海外。 这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的手机品牌。华为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尽管备受美国打压,西方不亮东方亮,旗下子品牌荣耀手机声称每4个俄罗斯人就有一个在用它。小米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截至今年5月,它在印度连续十一个季度保持了出货量第一,市场占有率近三分之一。视线转向非洲大陆,传音手机去年出货1.37亿部,非洲市场占有率52.5%。 ④ 我们看到第三次新国货运动以全新的面貌萌发,表现出三个变革特征。 第一,由“价廉物美”到“物美价平”。价格优先型的消费者群体变成了品质优先型的消费者群体。消费升级传导到供给侧,所有的新国货不再建立在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前提下,而是建立在品质和消费者认可基础上。 第二,本土审美苏醒。本土消费者的理解重新建构了对本土品牌的审美和消费能力。很长时间里,中国潮流是跟随型战略,但今天转向引导流行,中国的文化自信慢慢崛起,文化元素的自我认知也日渐明晰。这与190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类似,本土意识的全员苏醒给中国制造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第三,中国制造不再建立在代工能力上,而是建立在品质、品牌和核心技术能力之上。这一次,新国货不再以“低价”自我标榜,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把注意力转移到品牌塑造上。 正如吴晓波老师所说: 中国的需求和供给两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需求决定供给。企业家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怎么定价、卖给谁这件事情是由消费者决定。新中产的崛起及他们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国货品牌生产的商品。 此刻,2020年5月,我们站到了第三次新国货运动兴起的特殊时间节点上。 吴晓波频道联合腾讯视频,倾力打造国内首部品牌经济历史纪录片《新国货》,穿越三次国货运动和中国百年企业史,回看国货跌宕起伏的传奇之旅,阐释新国货迭代创新的制胜秘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