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主播频翻车 是时候给直播带货降降温?
疫情的影响下,直播带货在今年俨然成为电商平台和社会零售行业的标配,未来也将会成为生产消费的重要一环。但直播带货说到底就是商品买卖的一种新的展现形式,底层的商业逻辑并没有发生改变。从商品生产到卖出这一整个流程之中,上游牵涉到选品、采购等,下游牵涉到售后服务问题,直播带货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要想彻底地让直播带货重回正轨,整个服务链都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目前国家及地方对直播带货的规范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国家网信办在11月3日发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对直播服务流量造假、虚假宣传等作出直接规定,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直播带货的法律法规,确保直播带货合规经营。 对平台和主播而言,既然做的是“信任”的生意,就得尽到相应的责任、对得起用户的信任。平台在吸引流量、扩大销量的同时,也要设立和完善相应的售后服务体系。主播扮演的是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在资质审查和合规性检查方面还要更加专业、严格,持证从业是大势所趋。同时,应明确平台、主播、供货商的主体责任,厘清责任区间、划定责任权重,并尽快出台强制标准,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消灭监管盲区。 问题频发但上升趋势不减,直播行业已经走到某种意义上的拐点,与其等待泡沫破灭后留下一地鸡毛,不如正视问题、主动介入,引导这个行业在规则和约束的保护下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即将迈入下半场的直播带货,还能讲好新故事吗? 新浪科技 大头/白凤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