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占卜师“安排”的人生 还能让你拥抱现实吗?
访问: [活动]阿里云“企业飞天会员年终盛典”:新户最高可得1212元红包 近日,央视新闻便起底网络占卜的骗钱套路,内蒙古的王女士因长时间患病,导致感情、事业不顺,精神陷入消沉,闲来无事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内容为“卜卦算命”的直播,后添加对方为好友,并多次向其高价购买“驱邪符”等物品,先后被骗走250多万元。 这些占卜师不仅“安排”着我们的命运,还让我们如提线木偶般点击转账按钮而不自知。 01 网友:小时候也不理解这些,长大后才明白我们需要安慰 尽管知道网络占卜坑点满满,却总有人“愿者上钩”。 “小时候也不理解拜神或者祈福,长大后慢慢理解其实就是心里安慰和自我暗示。”在网友@梧之林 看来,只要不极端化,其实也挺好。 这些寻找网络占卜的人群不见得会不知道占卜的“欺骗性”,但他们依旧选择相信,更多是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内心所需要的答案,迷茫让他们需要借助外力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网友@lytyangyang 讲述她的分手经历,在她和男朋友分手的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比较崩溃,“竟然傻傻的去算了好多家,花了好多钱,算能不能复合之类的”,结果却发现每家说的都不一样,甚至有人建议需要做法才可以复合之类的话,“真是扔了好多好多钱进去。”然而,靠做法才能挽回的感情保质期能有多久呢? 与@lytyangyang 有类似经验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更多会在遇到人生困境时才会找占卜师寻求帮助,有着十年多占卜经验的占卜师@残雪Cloris 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表示:“很多客户是定期来看,或者遇到大事了才来看,是真的问事情不是聊天的。”在她从业经历中,起初来寻求占卜的20岁左右年轻女性比较多,主要是问感情,时间久了,30岁左右的人也会有,会问事业财运。 不过,对于很多网友来说,他们并不相信占卜这一套,也不会去体验。每日经济新闻12月9日发起的有关“你体验过网络占卜吗”投票显示,在1.7万人中有6604人表示,“没有体验过,根本不相信。” 网络大V@白衣夜小楼 认为,不管是网络占卜还是现实中,都是智商税,属于迷信,在他看来,“占卜的人大多数是为了解心疑,当然不排除有部分确实人过于迷信。”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之所以会进行网络占卜,无非是抱着“试试”和“玩玩”的心态,只参与免费测算的项目,收费的话就免谈了。 “偶尔测测,运气好我就信,运势不好就是封建迷信我不信”,如网友@孤寡冲浪选手 一般选择性相信的并不鲜见。网友@水系九七_月 表示,自己只会点进去看看免费的,“好的就是真的,不好的就是假的,要花钱的就是骗子。” 然而,不花钱难道就安全了吗?答案并非如此。 02 风险:沉迷占卜会远离社会 随意测算当心信息泄露 有些消费者将占卜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过度痴迷于占卜师的话语,久而久之存在脱离社会的风险。 这种情况在年轻人当中尤其明显,因为他们所面临的迷茫与未知要高于成年人,当生活中没有如导师般的人物给予其一定的帮助,容易获取的网络占卜就有了“可趁之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如果过度沉迷于网络占卜会对性格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长期把自己获取力量的来源扎根在外面,而不是扎根于自己,会拉长困惑的时间。”不仅如此,还可能会损失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 在肖雪萍看来,遇到困惑无助时,其实可以成为建立求助关系的机会,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朋友或老师请教,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关系,“如果没有去寻求这条路,用网络占卜代替了建立社会关系的契机,还是比较可惜的。” 很多情况下,消费者选择占卜这条路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但过度沉溺却潜藏远离社会的风险,这便有些得不偿失了。而对于将占卜当作娱乐的群体来说,风险性同样存在。 在网络上充斥着免费测手相、测面相、测塔罗牌等小程序、互动视频,他们打着免费的幌子实则看中的是你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算命需录入个人的各项信息,如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所在地等,有些还需要采集个人的生物信息,如进行面部扫描。这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广西广正大律师事务所雷家茂律师向新浪科技解释称,一些不正规平台、程序在收集这些信息后,极易造成信息泄露,或者个人信息被贩卖。 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郭小明律师也向新浪科技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不少自称“AI看相算命”之类的网络占卜,存在违法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收集信息后如何管理和保护,也存在极大风险。 不论是从个人身心健康还是信息安全的角度看,网络占卜都有值得我们警惕的雷点,而对于从事占卜师行业的群体来说,他们游走在灰色地带,一不小心就有越界犯罪的可能。 03 律师:是否以骗取财物为目的 是鉴别违法与否的关键 网络占卜市场目前依旧比较混乱,专业占卜和娱乐内容混杂,并非所有内容都出自专业占卜师之手。占卜师残雪Cloris也承认该行业门槛低,“客户对于命理行业也不太了解,但又相对敬畏,一般也不敢问师从何处,所以就是什么人都能进入。” 这也导致网络上有一些占卜内容甚至是胡编乱造的,然而这种行为却在法律性质认定上存在空白地带。 郭小明律师认为,如果网络占卜提供者没有注明占卜仅供娱乐,而消费者也信以为真去消费,那么就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判断网络占卜是否是合法的标准是网络占卜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在黑龙江海闻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学军律师看来,要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占卜都涉嫌违法,这里存在着轻微违法型网络占卜和刑事犯罪型网络占卜。 他进一步解释道,利用占卜者的焦虑情绪,以网络占卜传播封建迷信,或编造谎言骗取少量财物,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属于轻微的违法行为,我们可称之为“轻微违法型网络占卜”;而在传播封建迷信的同时,以骗财物为主要目的,严重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甚至误导占卜参与者自杀、自残或者实施其他违法行为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涉嫌犯罪,可称之为“刑事犯罪型网络占卜”。 尽管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暂无明确针对网络占卜的规定,但是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仍可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