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从高光到破产,华晨汽车到底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 00:41:08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淘宝双12超级红包领取入口:每天最多领3次 最高1212元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与此同时,12月4日,据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

对于华晨汽车而言,祁玉民是另外一个关键人物。掌舵华晨十余载,祁玉民将华晨从仰融出走的余震中解救出来,但在整个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造车理念的偏差,祁玉民时期的华晨,错过了自主品牌发展核心技术的最佳时期。

2006年上任的祁玉民,面对的是一个濒危的企业,当时华晨汽车尚处在仰融出走的余震中,核心人才的流失,以及营收的大幅度下降,都让这家企业仿佛游走在破产边缘。

华晨集团前董事长祁玉民

当时解救华晨,祁玉民用了两招,一是跑银行借了7个亿,二是策划了一场价格战。借来的7个亿无疑是给当时的华晨汽车注入了充足的现金流,而价格战,则让华晨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销售额开始崛起。

据了解,当时祁玉民将尊驰的价格下调4万元,同时将新车型骏捷提前7个月上线,定价在10万元一下。骏捷车型上市之初,因超高性价比被称为“小宝马”,这也使得其一上市就被“疯抢”,甚至有很多人加价排队购买。但是,到了2009年底,骏捷就被爆出油耗高、车身生锈、刹车异响等诸多问题。

一方面,华晨采用的低价策略,虽然能够让汽车销量快速上升,但长期实施,则让华晨的自主品牌一直聚焦在低端市场上,难以再在大众心中产生高端品牌印象。

另一方面,上述车型的小问题,华晨汽车并没有很好的进行解决,这也使得其品牌口碑不断下滑。此外,在产品研发上,自2008年前后,华晨中国推出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现有产品的小改款或平台延伸车款,未见一款全新的产品推出。

此后,中华汽车开始走下坡路,2009年11月,华晨中国因不堪中华轿车业务持续亏损拖累,以4.94亿元人民币出售给母公司华晨集团,出售所得资金用于轻型客车及宝马合资车中。这一年,华晨中国亏损高达274亿元。

在尝试低端市场并没有收获的情况下,为了改变华晨自主品牌的下滑局面,华晨又开始尝试打造高端汽车品牌。2014年,华晨汽车耗资26亿打造高端品牌华颂,对标别克GL8。

按照华颂品牌的产品规划,华颂7的卖点是“宝马概念”。它不仅搭载了由宝马提供技术支持的N20发动机,还在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调教等环节都有宝马人员参与。按照华晨汽车的官方说法,华颂7车型近四分之一的零部件都与宝马共用生产线。然而呢,其最终还是折戟市场,2015年1、2月销量均不到100台。

祁玉民虽然在短期内将华晨引出深渊,但是,我们要知道,祁玉民并不是传统汽车行业出身,其虽然毕业于机械专业,但之前一直在重型机器厂任职。因此,祁玉民虽然也重视自主品牌的发展,但他却认为的一辆好车应该是底盘是保时捷调校的,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搞的,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的。

虽然这辆车整合了所有优秀的外资技术,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基于此,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华晨汽车自2003年开始与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合资公司之后,自主品牌推出的车型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宝马技术,甚少有自主研发的功能。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发展不如意,而华晨宝马在经历前期阵痛之后,却迎来了发展高潮,而华晨汽车的后期发展,则全靠着华晨宝马给其输血。

失控华晨宝马

自主品牌发展折戟,让华晨汽车连年亏损,但好在华晨还有与宝马的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华晨宝马自2015年之后,几乎可以说是华晨汽车的现金流。

数据显示,如果将华晨宝马所贡献的利润从华晨中国2015至2018年的业绩中扣除,华晨中国其余板块在这四年分别亏损5.4亿、6亿、8.6亿和4.2亿元。

据华晨中国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实现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净利润为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其中,华晨宝马净利润高达43.83亿元,同比增长23.4%。如果扣除从华晨宝马得到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其他板块总体亏损达3.4亿元。

但是,去年1月份,宝马官方发布,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已批准将华晨宝马25%的股份出售给宝马集团。大约63%的股东代表投票赞成这一举措。这意味着宝马将成为首家在华合资企业中拥有多数股权的外国汽车制造商。

按照中国合资车企股比开放的规划,2018年将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也就是说,宝马和华晨将于2022年完成股权调整的变更工作。

对此,祁玉民明确表态:“股权转让将于2022年完成。宝马在延长合资期限的同时,将向国内投入更多的新产品和先进技术。未来华晨集团将取得更多和更长期限的收益,不会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合资品牌的股权更迭,无异于是压死华晨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本在华晨宝马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华晨汽车难以承担起对高端品牌的运营销售工作,祁玉民就已经将本来握在手中的华晨宝马财务权、销售权等权限让给宝马汽车集团,由宝马集团掌控华晨宝马的销售体系。

现如今,宝马在双方的合资公司中成为实质的控股方,那么华晨汽车则沦为了宝马在华的代工厂。同时,原本的股权分红或许能够给华晨带来持续的现金流,但是股权变更之后,加上自主品牌的接连亏损,能够支撑华晨发展的资金已经廖廖无几,暴雷只是迟早的问题。

总结:

就像前文所说,华晨汽车最终走到如今之地,根源在于其自主品牌难成气候。纵观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华晨同期发展的长城、比亚迪、吉利等民营自主品牌,在当时并不能够获得与外资合作的优势,只能无奈走自主研发之路,而这,也成就了现如今的长城、比亚迪和吉利。基于此,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掌握核心技术,走自主研发之路,才是成功的基础。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