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光到破产,华晨汽车到底经历了什么?
访问: 淘宝双12超级红包领取入口:每天最多领3次 最高1212元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与此同时,12月4日,据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不管目前华晨集团的处理结果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华晨集团辉煌过。 作为辽宁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其发展历史可追述到上世纪中期,并曾于1992年成功在美国上市,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第一股,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 公开信息显示,华晨集团旗下有中华、金杯、华颂3个自主品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两个合资品牌,拥有员工4.7亿,资产总额超过1900亿。 从营业收入方面来说,到2018年,华晨集团的营收还突破了200亿元,利税达到359.7亿元,成为辽宁省第一个年销售额达到两千亿级别的省属企业。 一个拥有如此高光的开头以及辉煌的发展历史,华晨集团为何最终会落入如此境地? 纵观华晨集团发展历史,在新智驾看来,华晨首任实际控股人仰融的出走是前因,这让华晨失去了一位金融天才,也失去了盘活资本市场,持续获得资金支持的能力。 另外,造车理念的偏差,过度依赖宝马的技术支持,致使自身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是华晨失败的根源。而华晨转让华晨宝马股份,失去对华晨宝马的掌控权,则成为压垮华晨的最后一根稻草。 仰融时期的高光时刻 华晨的崛起,离不开关键人物——金融天才仰融。对于仰融的身世,一直都很神秘。 有相关资料显示,仰融祖籍安徽,1957年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 90年代初,仰融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主要任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作债券和股票买卖,其第一桶金就是这个时候积累的。还有的人说,仰融是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当然,还有很多别的说法,毕竟仰融从来都没有公开过自己的身世。 图注:仰融 但不可否认的是,仰融是一个金融天才。 1988年,正直公司尝试股份制改革,当时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局长赵希友受命将全市50多加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合成的“金杯汽车公司”,已经因为资金问题面临破产,而仰融则看到了其中的价值,并购买了4600万股票。 或许从一开始,仰融就是从一个资本家的角度,去看待这家汽车企业。因此,为了能够最终让这些股票变现,仰融在百慕大注册了一家名为华晨控股的公司,并通过这家公司购买股票。 之后,华晨控股又出资1200万美元,沈阳金杯则以价值1800万美元资产,合资成立金杯客车,华晨控股持有40%股权,沈阳金杯则持有60%。但仅有40%的股权,并不能狗操作上市,因此,仰融又安排了一次换股。 沈阳金杯以金杯客车11%的股权与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持有的华晨汽车股权进行交换,换取了华晨汽车21.57%的股权。换股后,沈阳金杯持有21.57%的华晨汽车,而华晨汽车则持有金杯客车51%的股权。这也让仰融成为这家企业的实际控股人。 换股完成后,在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普通股票,首发价格为每股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 此后,在香港和中国上海,仰融又先后让公司上市交易。同时,仰融还在国内操作了第三家上市公司,即上海华晨。据了解,在2000年,上海华晨作为金杯客车的销售代理,销售收入为41亿元,利润3870完元,并配股集资10亿元。 据统计,仰融通过一系列的资本操作,其以金杯客车为核心,华晨汽车、金杯汽车和上海华晨利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8亿元,在加上企业经营融资和债务融资,据估计,仰融和华晨的筹资总额在120亿元以上。 毫无疑问,仰融的加入,给濒临破产的沈阳金杯带来了充足的现金流,让当时的华晨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暴发户”。当然,资本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最最重要的,还是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1995年,仰融以大股东的身份,正式接管了金杯客车的管理权,作为一个资本家,仰融擅长的并不是造车,而是资本操作,除了产品本身之外,仰融采取的一些当时并没有在汽车行业普及的营销手段,成功让华晨汽车高速发展起来。 据报道,当时华晨汽车是第一个在产品广告中打出售价的车企,也是第一个实行全国统一份额折让的车企,更是第一家搞票据销售的车企。 明码标价,杜绝了经销商中间做手脚的可能;废止比例折让,全国经销商统一折让百分点,杜绝了内部人员与经销商勾结的弊端;把金融业的承兑汇票引入汽车业,则大大降低了流动资金的占用率。 通过这些打破行规的操作,华晨开发出的“海狮”牌小客车一经上市,就击败了一汽的“解放”牌面包车。之后,华晨的汽车业务进入长足发展阶段。 1997年底,华晨引进德国技术和设备,宣布打造一条年产10万辆的轿车生产线。1999年3月,华晨控股上海的老牌上市公司申华实业,将其更名为“华晨集团”。10月,仰融宣布将在5年内斥资40 亿元,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2000年,华晨开始实施“五朵金花”工程,先后与宝马、通用、三菱等5家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开展合作。 当年的12月,第一代“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这一年,华晨的年度销售收入为63亿元,税后利润18亿元,成为汽车行业里仅次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的纳税大户。 2001年夏天,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 亿元资产的身价,排在希望集团刘氏兄弟和欧亚集团的杨斌之后,位列第三。 然而,仰融的资本操作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发生冲突,结果就是2002年,仰融被迫出走美国,并抛售了自己所持有的华晨中国股票。仰融出走给当时的华晨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这也致使当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华晨汽车嘎然而止,甚至走向破产边缘。据悉,2004年,华晨中国的利润从3年前的9亿元跌至4860万元,降幅另业界震惊。至2005年底,华晨管理者在3年时间换了4茬。直到2006年,大连市副市长祁玉民出任华晨控股董事长,试图挽救华晨。 自主品牌之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