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财报横比:不可忽视的好成绩与高估值下的隐忧

发布时间:2020-11-22 11:24:13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然而,资本市场的变幻向来深不可测——一份来自做空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的报告剑指蔚来汽车,认为蔚来的股价已经脱离合理范围,应“腰斩”至 25 美元。 这份报告不仅影响了蔚来,

访问: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然而,资本市场的变幻向来深不可测——一份来自做空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的报告剑指蔚来汽车,认为蔚来的股价已经脱离合理范围,应“腰斩”至 25 美元。

这份报告不仅影响了蔚来,小鹏和理想的股价也同样受到波及,三巨头股价纷纷跳水。

在短时间内极大落差的股价的背后,一个问题亟待回答:造车新势力究竟是“神话”,还是“神化”。

不可忽视的好成绩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此次三家上交的成绩单确实有诸多亮眼之处,最关键的要属“毛利率”——这是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维度,也一直被看作是造车新势力是否拥有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

2020 年第三季度,小鹏首次实现了毛利率由负转正,为 4.6%。对于小鹏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三家齐聚美股的企业均已迈过了毛利率转正的大关。

蔚来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毛利率,汽车销售毛利率提升至 14.5%。理想的汽车销售毛利率一直是正向发展,在该季度已经达到了 19.8%,仅次于特斯拉。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财报横比:不可忽视的好成绩与高估值下的隐忧

上图为理想的汽车销售毛利率增长情况

事实上,毛利率的增长与交付规模不无关系。

从交付规模来看,三巨头均在 2020 年第三季度实现了增长,甚至创下记录:小鹏、理想、蔚来分别交付8578 辆、 8660 辆、1.22 万辆;这也是蔚来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交付破万。

“破万”自然是另一个大关,何小鹏和李想似乎也很有底气,他们都表示,2020 年第四季度总交付数预期超过 1 万台。

一方面是不断爬坡的交付量为企业提供良性的现金流,一方面是对物料采购成本、制造费效恰到好处的把控。

特定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产量规模扩大而促使的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为毛利率提供了更大的上升空间。这一点在理想身上尤其显著——与蔚来和小鹏不同,理想只有理想 ONE 一款交付车型,这款车也已经连续 2 个月(9 月、10 月)蝉联中国新能源 SUV 销量第一名。

除了毛利率,现金流状态也是企业财务健康的印证要素。

从整体上来看,蔚来、小鹏、理想均实现了正向的现金流状态。截至 2020 年第三季末,三巨头的现金储备方面分别为 222 亿元、199.98 亿元、189.16 亿元,均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在毛利率转正的情况下,造车新势力拥有利好潜力。而充沛的资金资源能够解决“后顾之忧”,以至它们可以集中精力攻克研发的难题。

或许,造车新势力看似强劲的发展以及这些向好的势头给了资本市场一针强心剂。

作为的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新造车玩家,蔚来的股价在两年间上涨了6倍之多。即便是上市不到半年的理想和小鹏,股价也比发行价上涨了近 2 倍。

自动驾驶研发是主旋律 

从毛利率、现金储备等关键指标来看,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确实在稳中向好地前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亏损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从净亏损的层面来看,理想在该季度的表现相对较好:净亏损 1.07 亿元,环比增长 42.2%。不过,如果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核算,理想则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 1600 万人民币。

凭借着增程式的路线以及单一车型(理想 ONE),理想在研发成本方面会比拥有多款车型的蔚来(ES8、ES6、EC6)和小鹏(G3、P7)更具优势。

这也得到了一定的印证:根据中金的报告显示,理想单车研发费用(R&D)投入为 3.9 万元,仅高于特斯拉;另外,单车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SG&A)为 4 万元,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也属于较低的水平。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外界都在说,理想可能是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了。

不过,理想也清楚地知道,单一的车型无法支撑起未来的发展。在该季度的财报中,理想方面已经将研发费用从 2.01 亿元上调至 3.35 亿元。

而且,李想也明确表示,会为第二款车型的研发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尤其是自动驾驶方面;并且从 2022 年开始,每年向市场交付一辆新车。

在这一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更是首次公开讲述了自己对于“纯电动车型”的看法:

对用户来说,目前纯电动车仍然不够方便,在 400kW 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将不会推出纯电动车型。

相比起理想,蔚来和小鹏两家纯电动车的净亏损状况更为严重,2020 年第三季度分别达到 10.47 亿元和 11.49 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研发投入。

2020 年第三季度,蔚来将用于研发费用为 5.91 亿元,同比下降 43.12%,环比增加 8%。不过,这并不代表蔚来不重视研发。

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李斌透露,蔚来第四季度将加大研发投入,主要用于下一代技术平台 NT2.0 的研发,其核心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

李斌说道:

NT 2.0 的第一款车是轿车,还有其他车型在研发中。第二款新车也是轿车。随着这两款车的发布,蔚来的产品矩阵将进一步完善。

小鹏一直走的是自主研发路线,而自研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烧”更多的钱。

据官方披露,在过去的两年里,小鹏的研发投入高达 37.5 亿元人民币,包括 2018 的 10.5 亿元人民币、2019 年的 20.7 亿元人民币。

今年上半年(截至 6 月 30 日)的研发投入是 6.3 亿元人民币;而财报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三季度其研发投入为 6.35 亿元——相当于一个季度的研发支出顶今年上半年的总体支出。 

目前,小鹏的耕耘也已经初获果实。在第三季度交付的 P7 车型中,98% 的用户都选装了 XPilot 2.5/3.0。

尽管造车新势力们净亏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巨额亏损的特斯拉先例在,这表明亏损可能是每个新兴车企成功前必须经历的过程。现阶段,掌握核心技术可能才是更重要的目标。

核心技术和盈利能力两手抓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