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0-09-28 09:14:13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尽管很多物件并不是那么精致,但想到能帮助其他人,同学们就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 但最近的一件舆论大事件,却让我震惊,让我怀疑起了一些出离愤怒的网友到底上没上过学: 在抖音

尽管中国一些城市中拥有设施完备、教学过硬、方向多元的盲校,但对于绝大多数盲校来说,学习按摩和音乐几乎成了那里学生的唯一选择。这意味着很多视障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知了天命。

盲校固然给了这个群体一种生存的机会,但却也让他们与主流社会进一步割裂。小群体里的生活空间显得逼仄,无法与主流社会融合的封闭且缺乏可能性与想象力的生活,甚至引发了盲校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

在浙江一所盲校的心理调查中,人们发现全校115名学生,32名存在心理问题,比例高达28.07%,如果任由发展,别说改变生活了,就是融入社会都艰难。

事实上,这种传统视障教育模式的惯性正在将视障群体推离大众视线,更加让这个群体难以得到多元的教育机会。

董丽娜回忆起从盲校到按摩店的经历时提到,从盲校毕业之后她就去了盲人按摩店。当她在店里观察到,曾经意气风发的学长,如今只会听着收音机关心什么时候下班、这一天又赚了多少钱的时候,她几乎绝望,她不想这辈子只做按摩师.

正因如此,为了改变命运董丽娜在2011年决定参加高教自考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本科考试,但却因视力障碍和相关部门“没有先例”的说法遭拒。最后才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获得参加自考的权力。

图片来源:腾讯网

在她要回视障人士的自考权之后,国家教育部进一步修订完善《残疾人教育条例》。2014年视障人士李金生参加高考,又为这一群体要回高考权力。

至此,视障人士通过高考、自考的上升渠道被打开,辅助盲人考试用的盲文试卷、读题员也开始出现在高考考场之上。这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不必生下来就要做按摩技师的希望。

尽管的确在进步,但速度却显缓慢。

《经济学人》杂志在今年8月13日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今年高考的1070万学生中,只有5人是盲人。自2014年从李金生首次用盲文试卷参加高考后,这一数字从未超过10。

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今年,安徽视障考生昂子喻因考出635分、高出一本线120分备受关注。而他,就是融合教育下长大的视障孩子,面对镜头他自信而稳重,仿佛高考时买教辅书的艰难与每一个熬夜复习的瞬间都不曾存在过。

但我们依旧能在新华社对他的采访中,读出一丝关于视障人士接受正常高等教育的隐忧:

他的父亲本以为在这个盲人高考走过7个年头的时刻,他的儿子不会再被视障而拒绝。但当每隔10分钟的电话无一例外的变成忙音之后,他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天真。

图片来源:B站

教育机会的多元,对于普通人来说,像蓝天白云、一年四季一样,是一个天生存在,也习以为常的事实。而对视障群体来说,这却是一种奢侈品;对他们来说,能够顺利参加普通高考并顺利就读,就是改变人生的最佳途径。

在分数之外,他的意义要更为深远:它可以让视障群体在就业的选择与想象力上更为灵活丰富,不必再把当按摩技师视作未来职业的唯一归宿,更可以让这一群体更多地走出“按摩茧房”,让大众看见、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优化视障教育,就是在给这个群体更多的发声机会。

03.我们才是盲人

无论是基础建设的不足,还是教育就业的有待优化。这些困境形成了结界,不但压迫了视障人士的生存空间,更使得本就出行困难的他们更难进入大众视野。

这种恶性循环让明眼人只能通过网络和文学作品去揣度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让本应有效的举措和视障人士渐行渐远。让他们的肉身被阻隔在城市之外、话语被割裂在文明的另一个次元,更让人们对他一无所知。

在采访专为视障人士讲电影的心目影院创始人王伟力时,他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觉得盲人看电影为了什么?

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这是一种娱乐吧。而他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之前遇见过一个老太太,失明十几年,连做梦都没有画面了。听了他绘声绘色地描绘电影里的每一帧画面的形态后,她又回想起年轻时跟她爱人在紫竹院公园划船的画面。

你瞧,我们的确是明眼人,能看见多彩的世界,绚丽的画面,但对于视障人士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是盲人:我们以自己为中心,一厢情愿地以为他们和明眼人一样是为了娱乐,却不知道“看”是视障人士的基本需求,他们来心目影院不是为了听故事,而是迫切地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印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意识到到自己对于视障人士认知,是如此自以为是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人们在网络上对于视障人士的未知都在情理之中。

现在世界因科技变平,视障人士早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了解天下事、社交、购物、找工作甚至是玩上3A大作的年代,我们仍然对这一群体一无所知。

因此,你不能只抨击抖音留言用户的不道德,却忽视明眼人在接受信息上的局限性。在这种自以为是的偏见之中,人们早已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看得见的盲人。所以,不能理想主义地要求人们对于视障群体的遭遇感同身受,因为绝大多数人连交流都没有,又何谈尊重。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