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二线快递迎来“至暗时刻”

发布时间:2019-11-05 16:12:32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杨霞
导读:3月12日,快递小哥李君将一封招商银行信用卡文件派送给客户,没想到这居然成了他送的最后一单。同一天,如风达快递官微突然发布了一条暂停业务的声明。 李君的微博昵称叫如风达快递小哥,那是他特意改的,准备用来记录自己工作的趣事。在如风达工作三年,

“吴董事长接手以后,对快捷的投入很大,几乎一年一个变化,每年的件量都在高速增长。”2006年加入快捷快递的一级加盟商王强告诉记者,在2015年~2017年春天,快捷快递的发展形势很好,依托当地繁荣的花木电商业务,他的网点每日业务量接近3万票,年收入最高达近200万元。

到了2017年,快捷快递高调宣布和申通快递展开合作,积极转型快运业务。王强认为,这原本是一个好事情。“当时我也和吴董事长聊过,他说要转型,希望旗下四五千个网点可以换种方式生存下来,快捷在小件快递市场根本没有办法跟通达竞争了。”

然而4个多月过去,申通和快捷的合作并不顺利,总部传来的消息也很混乱,去年清明节假期,再也坐不住的王强驱车赶到了快捷快递在上海的总部大楼。跟一些高层聊过后,他立即宣布第二天停止揽货。

不久,快捷快递发布了暂时停网的通知,与申通快递的合作也宣告破裂。

对比一线快递网点,王强说:“他们的网点不仅业务量更多、网络覆盖率更高,而且有钱投入更多大型智能分拣设备,每一票件的成本压得更低。我们从网点到总部的综合实力都跟不上,怎么和人家比?”

这背后反映出快递行业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不管是快捷快递、全峰快递、天天快递,还是国通快递、安能快递等,与现在消费者更为熟知的“三通一达”,在模式上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定位于全国性网络,采取网点加盟制,业务以电商小件市场为主。

赵小敏分析指出,快递企业起网几乎都靠加盟制度,当地好的市场资源早都被“通达系”占了,二三线快递企业的资源投入程度跟不上,管理经验跟不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采取直营制度起网,那么又需要充足的资金,做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也不容易。

烧钱的买卖

“经营困难,严重亏损。”——国通快递的停工放假通知中这句话,几乎可以代表了如今二线快递的普遍现状。

究其原因,在中高端赛道,顺丰以商务件为主,有服务口碑的壁垒,综合实力优势明显;在中低端赛道,“三通一达”以电商小件为主,尽管价格战未停下,通过科技投入等手段更好管控成本,可以做到薄利多销。与此同时,二线快递不仅没有业务量,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还面临着低价格、高成本负荷。

以如风达为例,自从成立以来,如风达经历了数次转型。在2013年其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信产业基金(下称“中信”)后,一度从单向的落地配业务转型到既做配送又做揽收的业务模式。然而,却一直在赔本赚吆喝。

蔡星告诉记者,2015年到2016年是公司业务高速增长期,那期间给当当网送货,每票收入为3.7元,其中每单给配送员提成是3元,再加上公司还要承担房租、水电以及其他人力成本等,送一票货就要亏损0.3元。他认为,中信一直在烧钱,是希望如风达先把规模做大。直到2017年,康勇上台,取消揽收业务,又砍掉了部分亏损业务,再次回归专注于落地配业务。即使如此,也只是减少每年的亏损金额而已。

在这种转型中,如风达失去了突围的机会。在蔡星看来,如风达的网点覆盖程度不及预期,业务规模难以增长,中信将如风达卖给通用物流,是想故意把“烂摊子”甩掉。

到2017年年末,行业市场形势大变。

头部快递公司先后完成上市,资本风口转移,二线快递公司与一线快递公司之间的资本差距已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方面,二线快递公司的发展不被资本看好,融资越来越难,反过来制约其发展;另一方面,头部快递企业不仅可以利用自身上市公司的渠道募资,还往往能获得更多资本的认可,例如近两年阿里巴巴先后巨资入股中通、申通。

“顺丰、三通一达都上市,市场的大门就已经对二线快递关起来了。无论怎么转型,没有资本都能难。”王强认为,不管是维持快递网络、负担人力成本、投入设备、提升科技……一切快递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离不开资本的比拼。

在2017年下半年,王强感受到了快捷快递开始走下坡路。

快捷快递总部下发通知,要取消免费转件。在他和总部管理层、其他加盟商沟通时,发现很多省区不愿意接受免费转件,一些发往不能到的地方的快件甚至被退回了。

王强在快递行业经营多年,深知二线快递公司的货量不多,难以养活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快递网点,因此网络覆盖率往往不如一线快递公司。在一些偏远地区,这类快递公司只好委托同行并网配送。在此之前,快捷总部一直是采取补贴政策。那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总部可能出现了资金压力”。

事实上,快捷快递此前已经一直在亏损,快捷快递内部也采取了一些开源节流的措施。据一位原快捷河南加盟商透露,快捷曾在2016年11月动员加盟网点直接和总部财务对接,可以让发货价格更低一点 ,加盟商考虑到长期利益甜头,就会愿意再交2万的加盟费和押金。这样总部也就获取了更多加盟费收入。

更尴尬的是,即使以前背靠雄厚的资本方,在连年亏损下,一旦烧完钱,二线快递可能就迎来无人接盘的尴尬。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援引如风达内部一位高管的说法称,2016年到2017年,菜鸟曾多次与中信洽购如风达,当时菜鸟出价约四五亿元,可中信在如风达身上砸的钱已经高达7~8亿元,且中信对市场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将如风达出手,以至于后来竟然砸在手里。

直至4月中旬,如风达新旧股东仍在僵持,欠款员工、供应商共计约7000万元的款项也无人买单。

“对于很多二线快递公司来说,去年卖还是价格问题,今年估值缩水十倍,已经卖不出去了。”赵小敏指出。

行业洗牌继续

尽管二线快递发展艰难,但包括赵小敏、徐勇在内的业内专家都认为,它们依然还有生存空间。

3月28日,国通快递发布声明否认近日出现的关停传闻,表示正在利用存量资源,积极谋求转型。2019年的经营主旨是“以主营快递业务为底盘不变,大力拓展区域配送等新业务”。

赵小敏分析说,二线快递公司如果能上市要尽快把握时机,不能上市的企业要避开上市公司的业务竞争,或者积极转型。他强调,二线快递公司不要再继续坚持做全国性快递网络,从“大而全”转为“小而美”,去和地方机构联合,和地方产业共振,提供局部区域解决方案。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从2017年开始,我国快递行业的业务增速已经放缓,从平均50%以上降至20%以上。赵小敏认为,如果现在二线快递企业依然坚持做全国性网络,那么无异于是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不管是快递还是快运,做全国网络的风险都大于机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