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二线快递迎来“至暗时刻”

发布时间:2019-11-05 16:12:32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杨霞
导读:3月12日,快递小哥李君将一封招商银行信用卡文件派送给客户,没想到这居然成了他送的最后一单。同一天,如风达快递官微突然发布了一条暂停业务的声明。 李君的微博昵称叫如风达快递小哥,那是他特意改的,准备用来记录自己工作的趣事。在如风达工作三年,

3月12日,快递小哥李君将一封招商银行信用卡文件派送给客户,没想到这居然成了他送的最后一单。同一天,如风达快递官微突然发布了一条暂停业务的声明。

李君的微博昵称叫“如风达快递小哥”,那是他特意改的,准备用来记录自己工作的趣事。在如风达工作三年,比起以前在工厂的日子,他很知足。

做快递员时间更自由,李君每天配送的业务量平均不到80件,根据客户以及包裹大小的不同,每单提成在1.5~3.5元之间,而且公司每个月缴纳含社保在内的五险……这些待遇在快递员群体中已属十分难得。去年下半年,他开始多了一份亚马逊中国的配送业务,月收入有时可过万。

对2019年的工作,李君充满了希望。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在微博更新趣事,就等来了公司暂停业务的消息。

“留给二三线快递的时间不多了。”尽管这句话总被业内人挂在嘴边,但二线快递的局势还从没有像刚过去的3月这么残酷。

2019年3月,媒体曝光原安能快递部分加盟商开始维权讨要加盟费及损失。此前安能物流称,为聚焦快运主业,决定将安能快递转型升级为安锐速运。

2019年3月11日,如风达快递宣布暂停业务。此后被爆出二次“卖身”生变,前后两任股东就股权协议未达成一致,数千名员工及供应商被拖欠款项。

2019年3月13日,收购全峰快递的青旅物流母公司——中青旅实业被媒体爆出借“国企”身份融资获得贷款无法偿还后,其中一位债权人申请破产。

2019年3月26日,国通快递的“停工放假通知”流出。国通快递自称2018年下半年以来经营困难,严重亏损,目前已经处于停工状态,预计未来依然长期处于停工状态。

坏消息接踵而至,二线快递迎来了至暗时刻。

生存空间被压缩

回想起看到如风达官方那条微博时的心情,李君依然在感叹:“在那天之前,我真的没有想到如风达会倒。”

不仅是李君,对于许多如风达员工来说,公司暂停业务的声明事先没有内部通知,令人措手不及。

蔡星和如风达结缘已久:在2013年受到老乡、当时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的感召,他从凡客诚品质检部门来到如风达,先从快递员做起,后来又去天津建立站点。

和京东物流一样,如风达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商自建物流企业,伴随着凡客诚品的业务衰败,几经易主,期间被中信产业基金接手。

不同于以电商小件为主的“通达系”,如风达专注落地配业务,在国内核心城市以直营制为主,服务的企业包括小米、亚马逊、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大公司。

“看起来我们服务的都是大企业,但是每一个客户提供的业务量都不多。”蔡星坦言,先后经历企业易主、创始人离开、业务调整,一直没有出现可以支撑业务发展的核心客户。2018年,他所在的站点覆盖半个天津东丽区,可是平均下来每天只有500~600单。

“工作时间自由,每天业务量平均不到80件。”这种在李君眼里比较满意的状态,恰恰暴露了二线快递业务量“吃不饱”的问题。因为天津整体业务量不够,养不起更多的快递员,所以如风达站点分布疏松,一个区只有一两个站点,配送范围相对大很多,往往又会影响到末端配送时效。

李君无奈称:“如风达的货物比较少,配送员也不多,每一个配送员的服务覆盖范围比其他快递小哥大多了,又要求一一送货上门,所以有时比其他公司慢。”

如风达在上海的业务量稍多一些,但是也远低于其他大型的快递公司。以同样作为直营制的顺丰对比,在快递员日均业务量相差不太大的情况下,李君所在的上海如风达闸北站有6个配送员,而周围有接近20个顺丰快递员。

如风达只是二线快递的一个缩影。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其实业内对二、三线的划分的不是很精准,它就是一个中小快递的概念,是相较于头部快递企业而言的,后者主要指已经上市的顺丰、三通一达(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百世以及德邦等。

快捷快递、国通快递、全峰快递、天天快递、优速快递、安能快递、速尔快递、跨越速运、宅急送、如风达快递,这些二线快递名单上的公司,平时个人消费者使用率相对少,反而是其中一些快递的负面消息曝光率越来越高。

市场份额低还导致了品牌知名度不够高。在一篇关于国通快递的报道下,一位读者留言吐槽其服务糟糕,其实是误将国通认成了圆通快递。更有大量自媒体在撰文例举宅急送发展局面时,将其与肯德基宅急送混为一谈。

昔日,这些企业或曾和顺丰、三通一达站在同一起跑线,例如宅急送、快捷快递、天天快递;或曾在业内小有名气,被誉为行业黑马,例如全峰快递;或背靠资本实力雄厚,例如国通快递、速尔快递。如今,普遍面临品牌无人识、业务量少、市场份额低的困境。

如今的快递业,不同于快运、冷链等其他细分的物流行业,已经是一片红海市场,陆续上市的一线快递企业借助资本、规模效益,已经和二线快递拉开巨大差距。

据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在2019年一季度,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2,同比提高1.3。换言之,快递行业规模最大的前八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有82%,而剩下的中小快递企业只能抢食不到18%的市场。

一般如果一个行业CR8只要大于等于40,则该行业则视为寡占型,而快递行业的CR8还在呈现上升趋势。

毫无疑问,未来留给中小快递的生存空间还会被进一步压缩。

同质化必死

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二线快递如今的颓势,从2015年开始有了预兆。

不过,直到2017年业界黑马全峰快递被青旅物流收购,此后业务实际陷入停摆。那时,许多业内人才有了危机感,不少企业开始积极转型、自救。

“太快了,快捷倒得太快了。虽然那时候我们都知道二线快递都不好过,但谁都没想到快捷会这么快倒下。”昔日快捷快递总部员工陈放心中始终意难平。2018年上半年,快捷快递发布公告宣布暂停网络,他是最后一波离开的人。

在陈放心中,当时快捷的掌舵人吴传龙,来自“中国快递之乡”桐庐,是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的兄弟,是昔日中通快递的副总裁,在快递江湖拥有无数拥趸者。怎么能突然倒下呢?

资料显示,快捷快递创办于1997年,早期在华南地区一度发展比肩顺丰,业务以商务件快递为主。2012年年末被吴传龙收购重组,转向与“通达系”类似的电商小件模式,此后也获得了数亿元融资。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