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智慧旅游,智能化浪潮下的梦幻泡影?

发布时间:2019-11-05 15:25:23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亨哼阵地
导读:我们不知道如何定义这个时代,但如果从技术变革的角度来说,这一定可以称之为一个智能的时代。恍恍惚惚间,科技发展仿佛已经超越普通人理解的极限,计算机信息的一次又一次革命,彻底改造并重新铸造了世界,人工智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图灵一定想

产业链问题之三,在于盈利点。一个行业发展成不成熟,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看它能不能形成持的盈利模式。智慧旅游发展至今,其实各个企业都还没在这上面尝到甜头。市场很大,但是赚钱的都是“旅游”那一部分,“智慧”这一部分还真没什么成熟的商业模式。

智慧旅游刚被提出的时候,也是一个资本聚集的热门领域,但是几番投资下来,基本没什么收益,行业也始终未产生可作对标的成功案例,眼看着挣不到钱,资本也就逐渐降温,形成了现在"智慧旅游"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上线智慧旅游项目,也是捆绑式的玩法。例如地产+智慧旅游、游乐场+智慧旅游等等,旅游反而成为了企业拿地和套取政策红利的工具。都想着通过周边来挣钱,旅游本身被反客为主,沦为幌子。旅游投资本身不产生利润,核心利润由其他环节进行,这样的畸形情况,自然难以让智慧旅游行业良性发展。

产业链问题之四,资金难流。正是由于产业链割裂、盈利点不明晰等原因,也导致了行业内部资金难以流动。尽管旅游行业每年产生万亿的流水,但真正反哺行业发展的现金却寥寥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严重,领军巨头身处温室,改革动力不足,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创新乏力。

产业链问题之五,数据割裂。智能时代下,算法和计算正成为商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商业的决策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机器学习。而对于智慧旅游来说,要想更“智慧”,就得有海量的数据去分析用户的行为,通过概率论的方法不断获得正反馈,优化结果。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数据将成为智慧旅游能否“智慧”的关键一点,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各个公司、各个环节,数据严重割裂,有一些节点竟然没有数据追踪的意识,这就导致了整个行业各做各事、各说各话,产业链更加难以闭合。

ToB之风骤起,智慧旅游再借东风

说到2019年,一个关键词就是“产业互联网”。各大公司纷纷发力ToB业务,奏响了向产业互联网冲锋的号角,正式进入互联网“下半场”。

产业互联网的风吹过,智慧旅游突然间又被放在了舞台中央。在产业融合的大环境下,打通智慧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开始变得现实,互联网红利殆尽,各大巨头公司也开始愿意深耕基础,同时,由于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行业的可行性方案也得以延展。政策、环境、行业、技术,都展现出了对智慧旅游有利的一面。

回望智慧旅游的发展历史,大多为两种形式。广义上认为,在线旅游和景区智能化均属于智慧旅游的范畴。在线旅游市场很好理解,网上购买景区门票、查看旅行攻略等都属此类;景区智能化则是指景点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式,为旅客提供更好、更为方便的参观游览体验。

直白一点说,即一种是以游客为中心进行发散,围绕游客本身去制定智慧化、个性化的旅行方案。用户从目的地选择、交通出行、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参观导游、路线规划、游前交流、游后分享,都有一套完整的体验。这种形式是以游客为核心,满足游客升级旅行体验的需求。如今市场上的很多ToC产品,就是从这个方面切入,例如携程去哪儿就是满足出行需求,蚂蜂窝就是满足游前交流和游后分享的需求。

另一种形式则是以景区为出发点,围绕旅游景点,去进行它的全方位游客吞吐接待规划。这一种形式的核心在于如何让旅客在进入景区中的时候,有更好的体验。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博物馆的文物旁都会放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这件文物的各项资料,这就是景区智能的一种最为简单的表现形式。

当然,要让景区真正智慧起来,放一个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景区需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解决方案,从景区的智慧化设施,到景点的人文文化,再到景点和游客的互动式体验,都有一个中枢去做整体的统筹和规划。

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一目了然。  

智慧旅游,智能化浪潮下的梦幻泡影?

引首以望,智慧旅游三重境界

虽然方向是明晰的,但智慧旅游迟迟发展不起来,充分证明了这条智慧化改造之路道阻且长。

智慧旅游要成大成境界、商业翘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景区大数据大量记录,数据打通,游客行为预判,智能优化资源配置结果,此第一境界也;

景区物联网,物物相通,区域大通,互相联动,矩阵式景区设施,普惠用户,智能体验,此第二境也;

产生交互,景区主动触达游客,同用户对话,提前智能制定个性化游览方案,物人互动,此第三境也。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相对慢热的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探寻,在未来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缓慢成熟未必是一件坏事,小胚芽有足够的时间茁壮成长,根扎得更深。历经磨难,总会戳破泡沫,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普惠的智能体验。

试想一下,未来某一天,对着手机上的智慧助手说一句,“我想去看看木结构古代建筑,预算3000元”,智能助手就为你推荐了合适的景点,你选择了大同悬空寺后,智能助手已经订好了火车票和景区门票,有一辆网约车接你去火车站。

到了景区刷脸进门,按照你想要学习古建的要求,为你推荐了一条景色优美、有典型木制结构建筑的“榫卯木筑”主题线路,一路上智能助手为你自动调出每个地方的背景文化讲解。到了VR体验馆,你还亲历了一把神奇悬空寺的修建过程。

这是多么酷的一件事。

【来源:钛媒体          作者:亨哼阵地】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