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小白的云计算入门科普
2006年8月9日,当时的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上,首次提出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而就在大会的5个月之前,2006年3月,电商起家的美国亚马逊公司正式推出了自家的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务。 这两个标志性事件的发生,正式宣告了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时至今日,十四年过去了,云计算经历了质疑,也经历了狂热,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然而,作为一个高大上的名词,众人皆知的概念,至今为止,我们仍然难以对云计算给出一个准确的、通俗易懂的定义。 专业机构给出的定义,永远让人云里雾里—— 一种计算方式,能够通过Internet技术将可扩展的和弹性的IT能力作为服务交付给外部用户。(Gartner公司) 一种标准化的IT性能(服务,软件或者基础设施),以按使用付费和自助服务方式,通过Internet技术进行交付。(ForresterResearch公司) 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按需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资源,资源可以快速供给和释放,使管理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者的介入降低至最少。(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不同的人,看待云计算有完全不同的角度。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云计算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想法。例如: 技术工程师认为:云计算是一种技术,一项专业。 商人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商业模式,一门赚钱的生意。 普通用户认为:云计算是自己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服务。 财务总监和老板认为:云计算是资金投入,是成本。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因为云计算过于庞大,以至于“盲人摸象”。甲认为A是云计算,乙认为B是云计算,丙认为C是云计算。大家各说各话,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实,我觉得,云计算就是“云”+“计算”。“计算”是一种行为。而“云”,是一种模式、方法,或者说理念。 我们对计算非常熟悉。人脑思考,就是一种计算方式。计算,就是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我们玩游戏,里面的人物建模、移动控制,属于计算。我们看视频,里面的图像编码解码,属于计算。我们网上购物,计价付费,也属于计算。 在信息时代,计算无处不在。 然而,就像人思考需要大脑、干活需要工具一样,计算也离不开资源。 信息时代的计算资源,既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这样的硬件资源,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运行库、中间件、应用程序这样的软件资源。 而“云”,就是获取这些资源的一种新型方式。 与云计算相对应的,是传统计算。 最早的大型机,中型机,再到80年代的PC机,90年代的小机房,都属于传统计算。 传统计算的一大特点,就是资源固化。也就是说,这些计算机所能够使用的软硬件计算资源,是固定的。 CPU、内存、硬盘,装了多少,就只能用多少。资源少了(性能不足),需要再花钱买。资源多了(性能过剩),也不给退。 正因为传统计算在资源分配上缺乏足够的灵活度,所以才有了“云计算”概念的提出。 简单来说,相比传统计算,云计算的资源获取方式,从“买”变成了“租”。 所有我们前面提到的软硬件计算资源,全部都能租。提供资源租用服务的,就是云服务提供商。
云计算的这种“租”,和我们平常租房租车又有很大不同。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资源池化 云计算的计算资源,大部分不是单体物理资源。也就是说,不会租一台孤零零的物理服务器给你。(裸金属服务器除外) 大部分云计算资源,都是池化了的资源。什么叫池化?池化就是物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平台,封装成虚拟的计算资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拟化。 虚拟化 虚拟化的好处,就是让计算资源变得更加容易选择,调用更加灵活。 弹性伸缩 云计算的计算资源,可以按需付费。你想要用多少,就租多少,配置是支持自定义的。 这就有点像吃麻辣烫,丰俭由人,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想吃多少就拿多少。最后按量付费。 麻辣烫 如果你后期因为业务增长,需要更好的配置,可以加钱,买更多资源。 增加资源的过程,基本上是平滑升级。尽可能减小对业务的影响,也不需要进行业务迁移。就像你现在用的电脑,硬盘从1TB升级到2TB,下个订单就完成了,不需要换机,甚至不需要重启。(升级CPU或内存还是需要停一下机的。) 如果某项业务的负荷下降,你也可以选择弹性收缩,降低配置,节约资金。 安全可靠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传统计算,需要自购硬件,自建机房,自行维护。这是很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