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超级解密:无人驾驶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0-08-04 16:45:41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大数据DT
导读:和很多新产品也一样,大家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也是两极化,分为过于信任和太不信任。有些人过于信任自动驾驶,打开自动驾驶自己就敢玩手机或者睡觉,这已经出了几次人命事故。有些人又太不信任自动驾驶,觉得都是商家的噱头,买了新车连自动泊车入位功能也不

准确来说,车辆驾驶系统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无人驾驶的车辆首先需要对车辆进行硬件改造,这应该很好理解,你必须得让无人驾驶系统能够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然后才能谈无人驾驶对吧。这是硬件层面的车辆驾驶系统,在软件层面,就是无人驾驶的“大脑”了。

大脑是关键,前面的地图、耳目再厉害,也得需要有个厉害的大脑才能真正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各种各样的算法,这一部分涉及到很多具体的专业知识,可以细读《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这里只提一提其中有两个的问题我觉得十分有趣。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训练。无人驾驶依赖人工智能技术,会从各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型中挑选。要使用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必经环节,那就是训练,而训练是需要试错的。

读过我写的那本《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解析与Python实现》的同学都知道,训练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这在别的地方没有问题,但是在无人驾驶这里问题就复杂了,应该没谁希望哪天街上会突然出现一辆发了疯一样的无人驾驶汽车,就算你告诉我模型训练都有这么个过程也不行。

那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用仿真环境,无人驾驶是在仿真环境中不断学习进化,等训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司机”才能真正开车上路。

第二个问题叫乘坐体验,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开车不仅仅要考虑开车,还要考虑乘车。有一种车技烂,不是把车开到河里去,而是开车能把自己给开晕车了,不过,这个问题归为驾驶问题当然可以,不归为驾驶问题当然也可以。

无人驾驶是把这个问题纳入了考虑,首先就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如何形式化的问题。乘坐体验是一种感受,非常主观,但要使用数学工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要将问题形式化。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人的主观体验,真的可以用莫得感情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吗?

无人驾驶的研究者回答是:可以的。譬如说刹车,遇到突发情况当然要刹车,但如果刹车太硬太急,乘客又会很容易觉得恶心。这是一对矛盾,而这对矛盾完全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再进而找到最优解。

具体的内容还有很多,相关数学公式和介绍可以阅读《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的“基于车辆约束的最优轨迹”。

关于作者:莫凡,网名木羊同学。娱乐向机器学习解说选手,《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解析与Python实现》作者,前沿技术发展观潮者,擅长高冷技术的“白菜化”解说,微信公众号“睡前机器学习”,个人知乎号“木羊”。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