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超级解密:无人驾驶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0-08-04 16:45:41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大数据DT
导读:和很多新产品也一样,大家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也是两极化,分为过于信任和太不信任。有些人过于信任自动驾驶,打开自动驾驶自己就敢玩手机或者睡觉,这已经出了几次人命事故。有些人又太不信任自动驾驶,觉得都是商家的噱头,买了新车连自动泊车入位功能也不

和很多新产品也一样,大家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也是两极化,分为过于信任和太不信任。有些人过于信任自动驾驶,打开自动驾驶自己就敢玩手机或者睡觉,这已经出了几次人命事故。有些人又太不信任自动驾驶,觉得都是商家的噱头,买了新车连自动泊车入位功能也不太敢尝试。

01 那自动驾驶到底能干什么呢?

这就要从自动驾驶的“天梯”说起了。对新兴技术或者对汽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看过这么一条新闻,说特斯拉的Autopilot已经具备Level 2,也有称为L2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如果不了解自动驾驶的天梯,可能很难完全读明白这条新闻。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给自动驾驶按水平不同分了六个等级,等级越高自动驾驶的水平越高,最低是Level 0,表示完全没有自动驾驶的能力,最高是Level 5,表示有完全的自动驾驶能力,司机可以坐在驾驶位上安心看书,或者干脆就不再需要驾驶位了。

现在市场上售卖的无人驾驶功能都到了Level 几的水平了呢?前些年业界一度很乐观,关注点已经发散到取消驾驶座以后,应该改成麻将桌还是火锅台了。

但现实很骨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特别是无人驾驶出现了几次翻车(是字面意义上的“翻车”)以后,大家的头脑逐渐冷静了下来,目前各个无人驾驶的巨头也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认为Level 5实现难度非常高,要真正达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以肯定最近几年是不可能用无人驾驶代替考驾照了。

当然了,事情也并非两个极端,虽然无人驾驶距离能够让司机下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当前也并非只是噱头毫无进展。研发能够适应各种复杂路况的无人驾驶当然很难,但也做数学难题一样,可以先加一点背景限制条件来简化问题。

现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确实已经能够达到让司机“放开双手”的水平,譬如现在已经推出了能够在厂区、园区内行驶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以及能够在特定路段行驶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等等。

按照SAE对无人驾驶的分级,目前市面的各类无人驾驶,包括名气很大的特斯拉的Autopilot,基本还处于Level 2和Level 3的水平,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和有条件自动驾驶,读起来很拗口,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能够帮助司机,但不能够替代司机的意思。

我国三部委颁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也作出要求,测试驾驶人应始终处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座位上、始终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前面提到的这些已经上路的无人驾驶公交和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实际运行中通常都还要配备一到两名安全员,可能和大家想象中“驾驶座上没有人,只有方向盘在空转”的场景略有出入。

有些智能驾驶系统还担心司机过于迷信“无人驾驶”而分心走神,还专门设置了一系列检查司机有没有专心开车的机制,包括检测司机的双手是不是放在方向盘上,以及检测司机的眼睛究竟是盯着行车前方还是在看其他地方。

无人驾驶当前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每每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成功就在眼前,而新事故又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怀疑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总的来说,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代表,同样也和很多已经尝试落地的人工智能产品一样,是希望与挑战并存。

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搭乘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分别列坐驾驶座和副驾驶的两位彪形大汉破坏了一点科幻感,但是看着无人操控的方向盘自己旋转,遇到红灯自己刹车,突然出现了行人车辆还懂得自己避让,我仍然像体验了一场大型魔术一样,产生了难以形容的震撼,迫不及待想掀开魔术幕布一窥背后的奥秘。

超级解密:无人驾驶是如何炼成的

02 那无人驾驶是怎么实现的呢?

无人驾驶是个非常前沿的研究方向,新闻不少,但系统性介绍这门技术的书并不多,而且寥寥数本当中,大部分还都是科普性质的,缺乏理论知识层面的介绍,难以深入了解背后原理。有这方面需要的同学,我推荐《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

这是一本硬核的书,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无人驾驶的完整流程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下内容是我读完《智能驾驶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以后,自己的理解归纳:

要实现无人驾驶,需要准备三件宝物,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和车辆控制系统。

地图一这项好理解,无人驾驶也好,有人驾驶也好,最终都是把车子从起始地开到目的地,关键就是要“认路”。过程我们都很熟悉了,需要借助地图导航。无人驾驶也同样需要地图导航,但是,无人驾驶使用的地图和我们普通的导航地图不太一样,是高精度地图。

有什么不同呢,回想一下,我们的导航地图主要是标识了各种地点,也就是地理信息,但是对于行车相关的信息,譬如交通灯、交叉路、车道规则和道路水平等等,大多是缺乏的。

高精度地图一方面对准确性要求更高,通常需要结合GPS、遥感影像等等测量仪器的结果绘制。另一方面是补充了这些行车信息,甚至对于特殊的车道还做了细致的划分,譬如路口转弯、匝道、小路,都作了分别的标识。

高精度地图需要包含这么多信息,制作成本当然很高,但无人驾驶有了高精度地图,认路就容易的多了,实时计算要求也一下下降很多。

无人驾驶的第二件宝物就是传感器。传感器应该无人驾驶在外形上的标志,现在无人驾驶的车辆,一般都会戴一顶高高的“帽子”,这顶“帽子”就是一种传感器。人类开车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人驾驶想开车同样也需要耳目,传感器就是无人驾驶的耳目。

有人可能会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了高精度雷达还需要传感器呢?在真实环境中开车和游戏里不一样,是不能够“背板”的,行车路上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物需要实时观察,这里的障碍物不仅指狭义的路障,还包括前方出现的行人,和后方突然加速的车辆等等。

哪怕是最简单的红绿灯,我知道这里有红绿灯,那现在究竟是红灯还是绿灯,我该继续行车还是赶紧刹车呢,这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观察情况。新手司机上路应该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忙乱,要观察的东西太多,人尤如此,更遑论无人驾驶。

为了准确捕捉各种环境信息,无人驾驶使用了多种的传感器来捕捉各类环境信息,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等,能够捕捉的光信号不仅限于可见光,而且具备360度环视视觉。应该说,在环境信息捕捉方面,无人驾驶所具备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

最后一项是最核心的一项,也是最难的一项,就是这个车辆驾驶系统。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