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马化腾、马云谈AI:世界正在巨变,与其担忧,不如担当
苏世民与人工智能结缘源自与马云的一场对话,彼时马云描述了商业和学术领袖在人工智能对社会是利是弊的问题上存在广泛分歧。这一讨论驱使苏世民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并将人工智能作为近几年慈善工作的重点。2018 年,苏世民捐赠 3.5 亿美金助力 MIT 打造施瓦茨曼计算学院。2019 年,苏世民向英国牛津大学捐赠了 1.5 亿英镑,用于成立专注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新学院。同时他还在清华大学创建了苏世民学院,致力于 AI 跨学科研究和发展,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 苏世民认为人工智能发展面临潜在的社会治理和道德伦理问题,AI 发展需要多国协作,更需要遵循五大伦理原则。首先是透明性原则,人工智能决策过程不应是一个“黑匣子”,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是易于翻译、可解释的。其次是公平性原则,技术不应加剧不平等或偏见和歧视,而应促进包容性,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 第三是安全性原则,人工智能技术绝不应造成可预见或无意的伤害,必须保证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第四是责任原则,研发和测试人员必须考虑到 AI 所有的潜在风险,如果 AI 系统决策出现问题,必须具备清除能力,采取强制性补救措施。 第五是隐私原则。因为很多 AI 应用程序都依赖于数据,因此必须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用户也应拥有可以很便捷地撤销 AI 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权利。“这些原则越早通过会议被提出和应用,就越有可能避免 AI 带来的负面后果。”苏世民强调。 腾讯 COO 任宇昕谈 AI 三个"新":新增长新博弈新世代 20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在现场发表演讲。任宇昕分享了腾讯眼中关于人工智能的三个“新”,分别是新增长、新博弈、新世代。同时,任宇昕表示,今年前 4 个月,微信生态的工作岗位增加了近 60 万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舞台。未来,腾讯希望扎根上海、创造历史。 SAP 全球总裁柯睿安:数字化不再是可选而是必选项 澎湃新闻记者虞涵棋 “经历了疫情后,如果说企业运营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场危机进一步证明了转型为智慧企业的重要性。”SAP 全球总裁柯睿安(Christian Klein)在 20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开幕式上表示。 “最近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数字化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选的。那些已经在使用创新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而自动化公司,不仅在危机前更具韧性,疫情期间也更具韧性。他们能够利用最新技术实时将洞察转化为行动,因此他们能够更快实现数据驱动的创新和流程自动化,实现新的业务模式,更快应对变化的世界。”他说道。 柯睿安认为,人工智能不仅帮助企业改进现有产品,开发出新的产品。对于 SAP 来说,AI 智能技术还能够运用于分析规划以及实时流程监测,也可以运用于供应链管理。 例如,制造业当中,这可以应对存货的短缺,可以把从采购到制造到交付服务的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把这些数字化流程中出现的数据与市场和销售数据财务规划模型相结合。 柯睿安强调把 AI 应用构建在企业自身数据上。要提高企业运营的智能化程度和经营业绩,最重要的是数据,一定要获得正确的底层数据和语意。“的确,有些人工智能的服务是大家可以开箱即用已经训练好的,但人工智能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利用自己的数据。” “最后,我要说的是,中国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热土,并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柯睿安说道。他观察到,中国对人工智能的规划充满雄心,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张文宏:从抗疫表现看人工智能的运用仅仅是起点 在本届大会开幕式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张文宏现场参与“AI(爱).智见未来”的对话环节。 张文宏现场参与“AI(爱).智见未来”的对话环节。 谈及人工智能在此次抗疫期间发挥的作用,张文宏表示,“人工智能大家现在对它都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但是从这次疫情开始到现在为止,让我感觉到它仅仅是个起点,因为在整个运行过程当中,一开始我们全部用的是人工的。” 张文宏介绍,“上海的防疫部队在去武汉,其实希望是人工智能这时候已经是遍布全国,知道我们缺什么,知道那里有什么,应该迅速地进入调配,从口罩开始,防护服,包括尿裤,包括呼吸机,但是什么数据都没有。这个时候人工智能我们最希望是我们一到病房,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在那里了,但事实上不是的,我们是一辆车一辆车从这里上海开过去的,而且最为夸张的时候,缺货的时候,我们是通过直升机直接运送投递过去了,这时候给你打仗就像觉得是战场上一样。”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