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挑剔、作者难留 微信公号付费“吃力不讨好”?
微信公众号付费的风已经吹过一阵了。期间有头部大号试水,一篇文章获5万2千多元付费收入,向业界展示了付费商业化的空间。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账号都有这样的潜力。自微信公众号付费内测以来,有人兴奋不已,有人观望,有人认为微信公众号已经没有新机会了,此举不过是留住头部创作者。 对于微信而言,试水付费阅读,无疑想进一步激活原创内容输出,但目前看,微信的动作似乎过于迟缓。从微信公众号本身来看,整体的打开率下降,有统计显示,2019年8月微信公众号图文平均打开率仅为1.20%,而从外部来看,竞争四面环绕,大环境也早已不同往日。 随着碎片化信息付费价值走低,微信扬鞭加速还来得及吗? 读者:你收费,我取关 对内容创作者来说,公众号付费阅读无疑是一种新的机遇。 麦子是九月麦地创意工作室主理人,做手账方面的知识付费课程,她向新浪科技表示,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推出后,会影响自己对产品的布局。“比如说我从前会花一些成本制作一些入门级的内容,让购买课程的人看一下。现在只需要做个付费阅读,收点小钱,让用户看到我的内容,看看是否喜欢,是否自己所需就可以了。” 之前,麦子曾在其他平台做类似尝试,效果还不错。在她看来,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会让一些擅长写干货的作者非常受益。不过,对追踪热点分食好奇心红利的内容,麦子认为愿意为之付费的读者会少,如果处理不好付费尝试,就容易掉粉。 关注时事与历史的知乎大V李建秋,对微信公众好的付费阅读并不看好。他用自己的公众号“李建秋的世界”做了一场测试,得到的结论是:除非腾讯付费有翻天覆地的改进,以后不会再发付费文章。在他看来,微信付费阅读有三大问题。 首先,付费模式较为僵化,起点费用太高,不能灵活设置付费二度,且最高为208元,不知道谁会为一篇文章支付如此高的费用。据了解,微信付费阅读的付费金额分35档,最低1元。 其次,付费形式有待优化。李建秋认为,不应该只是付费观看一篇文章,也应该有专栏之类的付费形式。“平常文章照样发,专栏的形式收费,专栏不要打扰到正常文章发,愿意买单的就买,不愿意买单的就不用付钱,大家各取所需。” 最后,是苹果税的问题。自2008年7月开始, iOS应用商店App Store便对开发者收取 30% 的流水,而后,苹果公司更新规定,要求应用内所有订阅、游戏币、付费内容、解锁等产生的支付必须通过IAP(In-App Purchase) 完成,苹果平台要收取30%的服务费。 “腾讯应该继续努力和苹果谈判,即便是谈不成,至少把比例降下来”。李建秋在总结文章中写道。 李建秋指出的问题,其他用户也有类似的反馈。不过,有的问题并不在腾讯自身,如苹果税,苹果生态内的其他应用都面临同样的情况。收费的档位设定,也与苹果有关。长期留意微信动态的产品经理健辰表示,收费价格须按照苹果标准,是没办法的,“苹果只给了200个价格区间。” 但从读者一方来说,只关心实际体验。李建秋向新浪科技展示读者的留言显示,在推出付费文章之后,有读者明确表示“前天看你文章关注你,今天收费取关你”。且类似态度,在网络讨论中并不少见。 新浪科技在微博发起调查,试图了解在网友态度——如果你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开始收费,你会怎么做?其中,约七成网友表示会取关,剩余大部分网友表示,会看文章具体情况而定,只有约2%-3%的网友选择了付费阅读。 从网友的观点总结来看,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现在公众号的打开率低,免费的都不看,更何况付费。如今,随着更多的内容和产品来分摊用户时间,公众号的生存现状却是不如以前。在很人多看来,真正高质量的内容少,碎片化信息付费价值低。网友小C表示,“我关注的公众号都是B站美妆UP主的视频总结,如果要钱的话,可能只会看B站了。” 如此看,公众号付费阅读这次的机遇,对内容创作者来说也带有很大风险。而如果不能受到读者的认可,也就没办法让创作者接受。 作者:我收费,难赚钱 从创作者本身角度来看,文章收费可能也并不是一笔好买卖。 微营销手册统计显示,2019年8月微信公众号图文平均打开率为1.20%,微小宝统计10万+活跃公众号显示,2019年11月公众号图文平均打开率1.08%。李建秋账号的打开率为37%,远超平均值,不过在与新浪科技交流时,其付费文章点击9787次,付费788次,付费率仅8%。虽然文章收费3元,收益也只有2364元,加上付费导致的用户流失,做付费阅读得不偿失。 就像小程序刚刚亮相时,外界热议什么样的服务适用于小程序平台,现在,对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也要做类似的思考。“优质”是必要条件,但还不够。 麦子认为,小说连载,行业深度解读,专业入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用户是愿意付费的。李建秋认为,可以直接转化成收益的内容,如股票这个类别,可尝试收费。 新浪科技调查时发现,确实有股票类内容收获了相对热情的付费反馈。某宣称一分钟几句话带读者看盘的账号,此前文章阅读数多在2400到2800之间,而其测试文章付费金额设置为6元,有超过580人付费,付费率达到20%。 另外,对于一些超级大号来说,付费情况看起来也还不错。“政事堂2019”的付费文章有超过5万人付费, “卢克文工作室”的付费文章有超4万人付费,据新榜数据,两者对应的阅读数均为10万+,付费率都很高。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付费阅读的优越。 有科技自媒体人对新浪科技表示,像这类本身打赏就很高的头部账号,做付费阅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他阅读量挣扎在一、两万的号,就很难做付费了。他提到,自己此前只为一些报告内容付过费,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公众号等渠道的大部分内容不会有太大的价值,“文章不能看就算了”。 再者,对公众号创作来说,广告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设置付费阅读的原创内容,不允许插入广告。相比较而言,付费的收益未必会更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