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降温迎来红利兑现年 安全问题待解
例如移动端刷脸支付的人脸识别技术,随着该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有关其所带来的信息泄露、个人隐私遭侵犯等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开始引发人们的担忧。今年2月,国内人脸识别公司深圳市深网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网视界”)被曝发生数据泄露,致使250万人的私人信息能够不受限制被访问,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生物信息是唯一且终身不变的,不可再生或重建,因此,一旦泄露或丢失便难以找回。 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的经营风险和司法风险也逐渐增大,2016年人工智能行业首次出现严重违法企业,现如今,严重违法企业已激增到1743家。在司法风险方面,法律诉讼案件数量持续上涨,2018年达117894件,失信企业及被执行人企业数量也不断升高。 去年12月,多家媒体报道称,一位使用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的用户,在询问心动周期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是“心跳是人体最糟糕的过程。心跳不好,为了更好,请确保刀能够捅进你的心脏。”对此,亚马逊官方回应称,Alexa确认存在“bug”:Alexa可能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编辑的维基百科上下载与心脏相关的恶性文章,并导致了此结果。亚马逊在回应中确认已经修复了此“bug”。 一时间关于智能助手“劝”人自杀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再次引发了网友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争议。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表示:“人工智能真正的技术威胁来自于黑客,来自于各种破解,来自于对系统的滥用,这些需要重点防范。数据隐私泄露属于公共安全威胁,是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的。” 关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杜跃进曾在人工智能与安全高峰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与安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我们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安全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过去的安全痼疾,还是线上线下层面的安全问题,都可能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作为一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它自身如何防止安全的缺陷、被攻击者利用,也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