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2019数博会: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同体” 线下大数据生态

发布时间:2019-06-03 08:52:45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GPLP
导读:5月28日,2019数博会第二届线下数据商业生态高峰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成功举办,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众盟数据承办,论坛上嘉宾们分享了线下数据的创新成果,探讨了线下数据赋能实体经济的新商业之道,共同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商业转

马慧民:这个时代对传统时代的变革,大家可以去看颜老师的《第三次零售革命》,无外乎是对人、货、场、供应链几个环节的改造。无论哪个过程,都是基于数据的创新,我们对人的分析、对客群的分析,对于货物、制造端生产,供应厂以及物流的供应链几个环节的改造都是基于数据。所以,数据就成为最重要的要素。数据运营在这个时代到底变成了什么情况?回顾人类的历史阶段,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关键在于“在线”。蒸汽时代是动力在线,不再受居住地限制。电气时代我们使得对其它任何能源都可以改变成电,不再受能源形式的限制。现在是数据在线的时代,这个时代让所有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全部消除。让我们在时间、空间上快速对接了信息。现在找对象的速度比原来快很多,原来只能是通过空间人,晚上没有联系方式,隔几天约前面。现在不是,空下来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聊天,这就是信息在线时代,对我们的颠覆是全方位的。我们对数据的运营,数据可能会成为我们个人的资产,这个话题前面几个嘉宾也讲到,前面嘉宾讲到用户资本主义,我认同这个观点,个人在这个阶段怎么保障自己的利益,实现更多的价值。

曾黎:我从数据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背景上讲,当前在零售行业面临的比较大的变革。传统的零售行业里面,数据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特别是最近四五年来,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对人的描述、人的数据化程度达到一个拐点,带来了新零售的革命。

刚才,前面几位老师讲到人和场的关系,比如选址、客流分析,之所以能够展开也是来自于人的标准化、ID化,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对人的行为识别,比如他是进场还是交易。人和货的关系,近两年有比较大的突破,比如人脸支付、交易环节,包括交易时的芯片。随着这三个领域的打通,更多在技术层面上反向推动AI大数据的发展,对用户来说效率会越来越高,社会效率、企业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在当前这个变革阶段,对人的诉求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突破点。

主持人(李竞):各位专家说到未来数字应用的重要性,可能会产生革命性变化。我有一个问题,现在数据这么重要,但是大家很割裂,比如诺米拥有的是线下数据、小红书来自于线上,各自拿着各自的数据,之间没有互通,原来是各自为战。假设原来数据有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上会有什么非常积极的应用呢?可以谈谈自己对方面的想法。

郭斌:我们是纵深比较深的行业,从零售端到后端的制造。还有横向的,面对用户,我们提供社会方式的产品。每一项产品都是日常生活当中不同的小场景,从卧室到客厅到工作环境,都有应用场景。纵向数据、横向数据怎么共通,围绕客户产生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

韩明:昨天小红书推出小红心,主要是把普通人看到的好的商品打分,进行评价,最后出来的榜单。在线上讲,小红书用半年时间,采集了在小红书上有真实消费、真实体验的50万用户,对3100多种商品进行评价和打分,最后出来一个榜单,然后跟客户分享。比如对于口红、面膜,线下消费过程中有多少评价,50万用户的倾向性来讲,是无限趋于真实的情况,如果把线下数据拉伸的话,通过线上平台去分享,会有更大的价值,所以会有更大的作用。

吴鑫坤:结合我从事的工作,来说一下。一是客户有数据需求,根据需求去采集数据。二是数据堂建立了一个数据实验室,数据实验室的数据科学家们,预判未来半年产业需要什么数据,提前采集这些数据。对于没有数据的企业,根据需求去生产所需数据,对于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数据堂提供的是数据标注服务。从产业层面说,安徽合肥有“中国声谷”,有“大数据小镇”,多是应用类型的企业,同时也打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讯飞、国创、中科类脑等。数据、算力和算法在这里都有了,这就是一种互通和互补的健康业态,大数据产业联盟作为一个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从长远来说,这还不够,需要更大规模的业态。

马慧民:我有三个方面的期许:一是通过这么一个共同体,让全社会老百姓都知道在数据在线时代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它对个人将会产生很大的用处。像数博会这样的论坛举办,意义非常大。二是共同体的合作机制应该是多方共赢机制,里面要解决的是数据怎么互相可信,你的、我的多方数据在平台上流通共享,有人对平台贡献的数据多,他获得的利益也应该更多,这是多边、双边的关系。三是应当让个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获利,而不是损害个体的利益。单个个体没法跟大机构抗衡,比如前面嘉宾讲到的未来数据是否通过区块链方式固定住,相应数据收益都应该返还给个人。

曾黎:我主要是讲全行业、全方位的打通。线下数据主要是轨迹数据,一旦全部打通之后,这个共同体里面的每个企业、个人都会获益。

主持人(李竞):共同体有很大多少,要打通有标准,大家对共同体的标准有什么看法,这个共同体应该包括哪些公司和不同的领域,能够使这些更加标准化?

郭斌:在我看来,零售行业围绕用户相关的服务行业,都可以从点到面集中起来,形成最大的价值。

韩明:刚才闫树博士提到,今天凌晨网信办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伴随着未来5G时代的到来,每个场景都有不同的硬件去采集数据,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些挑战。有两块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是关于安全技术的公司、行业机构,二是政府部门在里面的作用会非常大。

吴鑫坤: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联盟都是生态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各主体发挥不同的优势,共同建立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政府出政策引导产业方向,联盟搭建平台为企业创造交流与合作机会,在整个产业链上,企业找到自己发展的立足点。生态共同体各组成部分和谐发展,才能走的更远。刚才成立的线下大数据城市生态联盟,都是生态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元素。

马慧民:如果产业共同体从数据商品的角度来看:一是生产什么样的数据,二是怎么生产这些数据,三是数据为谁生产。对应于数据生产的企业、数据交易的企业、数据价值分配的机构。无论哪个环节,都涉及到一些规则和标准的制定。类比到当年的电力在线、动力在线,现在是数据在线,也就是当年电力在线各个小企业都能生产,有各种标准,220伏、300瓦的,电厂生产更高的设备保证他的提供。环节当中由政府、企业来分配,企业本身就是市场发挥作用的过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