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中小型云服务商的机会在哪儿呢?

发布时间:2019-06-14 16:32:07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全球来看,云服务市场的IAAS服务由亚马逊、微软、谷歌和IBM领头,在国内则由阿里云主导。那么,中小云服务商的机会又在哪儿呢?PaaS由于上下两层的挤压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中小型云服务商抓住此机会。 由此,无论是全球的科技巨头,还是国内的BAT,抑

  对于与亚马逊、微软在提供云服务上的战略异同,刘松告诉记者:“相同的地方是我们提供全世界公共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并且在产品的完整度方面基本相近的,阿里云甚至比微软还要多一点。但是,我们有几个差异,首先我们针对国内的大型客户提供专有云的服务,也可以理解为私有云,因为大型企业或者比如说公安部反恐,它希望在它的内部建立一个系统,可以支持上千台的那种大数据的能力。其次,阿里还提供了亚马逊和微软不提供的,我们为云上的用户提供安全服务,避免它受到像网络勒索病毒的侵扰。与亚马逊的AWS不同,他们是通过第三方来提供安全服务,我们既有直接提供安全服务,也有合作伙伴提供的。”

  在刘松看来,之所以出现这一差别是双方的理念不同。阿里认为应该为云上的客户提供保护服务,AWS则认为客户如果选择安全,可以在他们的云市场买一个第三方的服务,所以,亚马逊并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云安全厂商,它是一个云技术架构的厂商,而阿里云同时也是一个兼有云安全的厂商。

  影响这一理念背后的逻辑是云服务厂商必须面对的一个规则,那就是中立性。“对客户提供安全服务就要对它的应用程序进行扫描,就凭这一点,客户有时会觉得你不中立,服务过度了。所以,亚马逊严守这一中立立场,不提供直接的安全服务,由第三方提供,就是划清界限。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亚马逊服务的大都是国际性客户,他们的云安全意识相对较强。”刘松告诉记者。

  对于阿里云则不同。“阿里云面对的中国用户普遍的云安全意识不足,不像美国那么成熟,企业自己选择难度很大,也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而且在云上不提供安全的话它很容易受到攻击,所以我们多做了一步,向客户提供像保姆一样的安全的服务。当然,如果他希望更高的防攻击,可以花钱购买更高级别、更大流量的服务。”刘松告诉记者。

  显然,不同的模式,最终的结果导向却是同样的,那就是对用户数据安全的保护。“目前客户对数据安全非常敏感,因为没有一个绝对的法律和规则,争议非常大,这也是一直以来大型用户用公共云考虑最多的地方。所以阿里云也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数据保护倡议,强调数据是客户资产,所有权绝对属于客户,云计算平台不得移作它用。”

  区别于亚马逊AWS,阿里云除了提供直接的安全服务外,还提供互联网的PaaS服务,也就是说,除了底层的存储、计算、网络的资源以外,阿里还提供企业互联网化的服务,比如中石化做电商平台的PaaS,比如说GE汽车数字娱乐系统,互联网服务系统等等都是基于阿里云的PaaS构建的。

  “阿里云的第三个差异化能力比较强调在云上提供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的能力,这就像是一些行业大脑,比如阿里推出了环境大脑、工业大脑等等。对于亚马逊和微软来说,这么垂直的玩法,他们不做,他们只做通用的平台。”刘松表示。

  由此,专有云、安全服务、垂直的互联网PaaS服务、大数据平台构成了阿里云区别于亚马逊AWS,微软Azure的差异化的战略布局,也让阿里云在服务企业的深度上有了一个新的层次。

  与阿里云类似,紧随其后的腾讯云也有这样一个判断:“承载和流通数据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已经成熟和标准化的部分,将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而接入云之后,提供针对数据的和针对业务的服务,是更重要的。尤其是目前热门的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其实都是通过基础设施之上的能力交付来落地的——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AI即服务’。”

  正因如此,在腾讯云,PaaS层的能力被突出地强调,譬如目前最热的人工智能服务,其实主要通过PaaS层进行输出和调用。腾讯云在PaaS领域的产品和能力,既包括腾讯自有的大数据、AI、安全、音视频、即时通讯等在内的优势能力,也有腾讯云与合作伙伴共建的其他优势能力。在腾讯云上,用户可以平等自由地拥有和使用这些能力,去真正创新和升级自己的业务。所以,马化腾曾说“只要接入了腾讯云就等于接受和得到了整个腾讯平台”。“从市场而言,PaaS层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是大势所趋。”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机会

  中小云服务商的机会

  从全球来看,云服务市场的IAAS服务由亚马逊、微软、谷歌和IBM领头,在国内则由阿里云主导。那么,中小云服务商的机会又在哪儿呢?

  对此,容联云通讯创始人孙昌勋告诉记者:“目前巨头们的优势只是体现在底层和中层上面,这类服务是容易标准化的。立足于国内,虽然大型企业纷纷踏足云服务市场,但在IaaS市场之外,SaaS市场却尚未有巨头介入,或是没有巨头产出。而PaaS由于上下两层的挤压也一直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两大市场将是中小型云服务商的机会。”

  孙昌勋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说,凭借自身市场或技术优势、在某一细分市场内深挖才是唯一的出路。比如,容联结合自身在通讯领域的积累和基因,发展而来的通讯云服务就是一个典型。另外,良好的运维服务也是中小云服务商能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中小型云服务商完全可以从某一细分市场着手,通过在产品、品牌、价格、服务上的差异化优势,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从而在某一个领域立足。

  的确,在上层的SaaS服务或者特定行业的PaaS层服务中,BAT这类企业是做不来的,而这就是中小企业的机会,就看最后谁切入得更准确。中小云平台都是以解决垂直领域的各种问题而存在。虽然在整体覆盖面上,他们的业务辐射范围没有BAT等企业那么的广泛,但是论到专业性和解决方案的完整性,却还是有着一争高下的实力。

  在孙昌勋看来,目前,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云计算是高效的,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他们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 BAT巨头也在不断构建自己的云计算之路。云计算概念提了很多,但一定要切记两点。第一,云计算概念是分工合作,在这个大生态圈里面,企业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一些基础的能力和资源的问题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分工合作投身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这样企业才能做到快速发展。第二,在切入企业级服务市场时,一定要慎重甄别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否是高频的刚需市场,痛点不痛,刚需不刚,是大多数创业项目的通病。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