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卫生乱象,别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们知晓,人类的本性其实并非是好客的。依照我们传统农村社会“熟人社会”的观点来看,一处村落如果有了酒店,那就意味着这个地方不再只是小村庄,不再只是一个很狭隘、很内向、很自闭的部族社会,而是一个相对开放,人口较多,往来人群比较自由的一个城镇了。 而在城镇里,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地方——酒店,是专门让外来人群住宿休憩的,这通常就表示这个社会对外的开放程度其实已经相当高了。 40年前,改革开放伊始之时,其中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恰恰就是几家中国涉外宾馆,尤其是五星级宾馆的开张。比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当年就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其中的一个原由就是与刚才提及的对待陌生外来人的开放相关。 今天的广州白天鹅酒店 美国在建国时期,有过一部非常重要的文集,集结了当时美国几位建国之父在报纸上的反复讨论,这部文集就是《联邦党人文集》。 在这部《联邦党人文集》里有很多篇文章论及到的就是,建立一个美式民主宪政制度,应该要考虑什么,应该要具备什么条件,中间又会经历什么困难等等,其中一篇有这样一段,特别有意思。 这段内容,是美国建国者中的其中一位麦迪逊 (James Madison) 所写,他就提到,自古以来,凡是实行过民主政治的国家都是小国,比如古代的希腊雅典,在那样一个小小的国家里,每个人之间基本上都有来往或接触,如同刚才提到的传统村庄的熟人社会。 在那样的情况下,公民们彼此了解,所有的信息都能够相互共享,有任何新的想法、新的意见,大家能够很快进行交流。民主是需要这样的条件而存在。 但是为什么都是小国家才能实现民主?那是因为短途的交通、大家密切的沟通交流、讨论辩论,形成各种新概念,新观念所需要的土壤是存在的。 但是像美国刚刚建立,一个国土如此广袤的国家,如何可能实行民主?比如一个住在纽约的人如何可能会认识整个波士顿的公民,当波士顿的人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有些想法、有些意见,又怎么能够准确地传达到纽约去,甚至往西海岸传递,这都是很困难的。 麦迪逊 因此如果要在美国实现良好的民主,麦迪逊就提到了一个我当年看来很奇怪的观点——他说,看来我们要有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以及一种新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酒店。 三、酒店在美国,具备了一套不同的历史基因 问题来了,酒店和刚才讲的这种民主社会所必需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讨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牵涉到一段美国独特的历史了。 我向大家介绍一本书《Hotel: An American History》(酒店:一部美国史),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叫做A.K. Sandoval-Strausz。 这本书很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要谈美国的酒店历史,而是美国的历史,从某个侧面来看,与酒店息息相关。 首先,酒店其实它的商业盈利点往往不仅在于出租客房,还要包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而这些会议常常是这个城市和外来人的一次聚会之处。 当年美国民主社会建立的其中一个基础,就是各种各样的公民结社。这些公民结社最开始也不一定是政治性的,可能只是一些地方性的组织,或者谈论女性关怀的妇女会一类。 但是,很快的他们开始发展出一些跨城、跨州甚至全国性的组织,比如全国性美国妇女学协会,全国性美国桥牌协会,当演变成这类大型全国活动之后,就需要各种酒店来接待其他州和地区的协会成员,于是全美不同地区的人就可以齐聚。 酒店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便利,让整个国家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够在国家之内游走聚会,成立大大小小的公民结社。根据非常著名的思想史家、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其中就提到公民结社是民主社会必要的条件之一。 再往下,我们会发现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时候,酒店确实是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集会、政治讨论、政治演说发生的场地,比如一个本地公民要竞选市长,做政见发表会、政治辩论讨论,最容易的地方就是酒店——城市的客厅。包括全国竞选的奔走游说,也离不开酒店。 于是,酒店就成为了当时一个美国新兴的、非常旺盛的政治活动的聚会场所。 美国第一个进行总统巡回演讲的人,恰恰也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他最早办这类巡回演说活动,就是在酒店里。华盛顿就是今天美国式政治巡回演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酒店在美国,就因此具备了一个不同的历史基因,而它背后反映的也就是美国一整套的民主文化。 所以,不同的酒店,你得到的东西,你遇到的东西,很多时候都与酒店所处的地方,究竟有过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来源:八分,作者:梁文道。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