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选秀综艺想出圈,话题营销不做不行
数据相差悬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以团之名》缺少进入舆论圈的话题。 (图为《青春有你》《以团之名》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及讨论量) 《以团之名》仅在早期因为选手“车祸现场”的视频带来一定曝光度。而对节目中蔡徐坤前队友田书臣、《变形记》少年杨桐、张丹峰儿子张镐濂等自带营销点的选手,相关的话题营销浅尝辄止未能持续,节目的关注度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在今年偶像选秀综艺扎堆、节目模式和环节设置高度重复的前提下,偶像选秀节目想要成功出圈,更需要在话题营销上下功夫。 选秀不靠实力靠营销,市场还要多少“杨超越”? “是这个市场浮躁了,他们(训练生)知道来这个节目只要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大家都认识他们。” 在《青春有你》中,张艺兴谈到现在训练生训练时长的巨大差异:既有训练两年、四年出道的,也有训练一个月两个月,时间短的甚至训练五天出道的都有。 对此张艺兴也表示了担忧:“那又能走多远呢?” 这也是偶像选秀综艺目前存在的最大矛盾点。以强调努力和实力至上的节目,要如何看待实力以外的因素? 可以看到,今年三档偶像选秀的节目定位各有不同:《创造营2019》是青年团训节目,《青春有你》是偶像竞演养成真人秀,而《以团之名》定位为艺术研修教育类节目。 不难发现,在“偶像”受到官方“关照”后,各家都希望节目至少在形式上更多体现“努力”、“实力”、“自我提升”等正能量的内容。 (今年三档偶像选秀综艺的自述节目定位) 但仔细想想,从去年两大选秀中走出来最受关注的选手都并非是“实力”最强。 蔡徐坤在历经几轮选秀洗礼之后终于跻身“流量鲜肉”行列,但绝不是以实力著称。“鹅厂亲闺女”杨超越就更为典型,业务能力去年更是引发全民大讨论,然而至今仍然是火箭少女资源和发展前景最好的。 (火箭少女演唱会杨超越中心位) 归根到底,偶像选秀本质还是综艺。无论是加了”老艺术家在线点评“的《青春有你》,还是强调整团淘汰结果最后出道两个团的《以团之名》,又或是”不知选手是不是真睡了仓库大通铺”的《创造营2019》,都没有办法脱离节目的综艺属性。 (《创造营2019》对选手进行军营式管理,但被青岛消防一条微博“拆穿”)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