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90%票房占比,为何《复联4》在北美单银幕产出将近中国4倍?
相比北美由《复联4》带来的制片厂和放映端利益“共荣”,国内则更多看到影院出于“自救”而作出种种惊人之举:不成比例地提升服务费、预售后退票后加价再卖,以及层出不穷的高价票……(点此阅读:400块一张票的“复联”,只会让观众远离电影院 | 猛侃专栏) 对于国内院线而言,长久以来有两大因素一直在制约放映端的健康发展,即过快的建设速度和过低的行业集中度。 首先,是与观众人次增长不相匹配的银幕数量。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0079块,同比增长18.32%。而根据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2020年银幕数量预计将达到8万块,也就是说,今明两年平均每天将建设接近30块银幕,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这是在其他国家难以想象的高速度。 但2018年的票房产出和观影人次分别只增长了9.06%和5.93%,这样的“倒挂”现象仍在继续。虽然说长远来看,中国的人口基数支撑8万块的银幕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短期来看,这样的银幕数量对于现在的市场似乎仍然有些过载。往年出现的“同一商圈挤进多家高端影院”的惨烈竞争,似乎还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停。 另一方面,国内院线集中度偏低的情况仍未改变。据“美国影院主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7月北美前4大院线AMC、Regal、Cinemark和Cineplex合计银幕达到21795块,相当于全部银幕的一半左右。 相比之下,近年国内前八大院线的市场集中度还不到70%,即便是市场占有率最多的万达电影,其票房占比也仅维持在13%左右,银幕数量则只有总数的5%左右;目前国内票房占比能达到10%的院线仅万达和大地两家,剩下院线全部都是个位数的占比,国内电影下游集中度明显偏低,并且在多次小规模的收购案后并未显著提升。 这一方面加剧了行业内各玩家的无序竞争,出现违反市场规律的高密度影院布局;同时也削弱了放映端整体的议价能力,导致在和制片方的博弈中难以提升分账比例。 因此,如果市场中缺少重量级的作品,影院的创收能力便极易受影响,无法通过分线发行合理调配资源;而一旦类似《复联4》等大制作公映,上万家影院又一哄而上,陷入“竭泽而渔”的恶性模式。 《复联4》上映当天的排片占比和票房占比 但《复联4》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不能着力解决上述问题,这样周期性的行业困境仍将难以根除。对于陷入生存危机的影院而言,这是一场残酷的“救赎之战”。 【来源:毒眸 作者:陈镔、鹏翔】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