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歌总部:员工讨薪!共享汽车为啥“江湖告急”?
新年伊始,共享汽车就有企业曝出了押金难退、员工讨薪的消息,曾经被认为是继共享单车后的下一个风口,为何突然之间还未爆发就连遇波折? 播放△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押金难退折射资金难题 共享汽车仅剩大 " 玩家 "
这是上个月途歌总部现场用户退押金的情形。然而,当近日记者再次前往这个办公室时,却发现里面已经没有人办公或退押金,只剩下前来讨薪的员工。打开途歌 APP,也发现已经无车可用。在北京的一处路边,记者找到了几辆还印着途歌标识的汽车,却发现在卖的途歌汽车有 100 多台,购买途歌汽车的车主刚刚办完手续。
押金难退的背后是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在行业发展初期,一些获得融资的企业通过烧钱的方式来打市场,让用户以较低价格使用较贵的车,而且还支持随停随取。这种方式虽然短暂赢得了口碑,但随后企业陷入入不敷出。
经历一轮洗牌过后,共享汽车行业已经成为只有大公司角逐比拼的赛道。 运维成本高昂 共享汽车探索精细化运营 投入巨大又不盈利让一些共享汽车创业者挥泪告别市场,活下来的企业日子又是否好过呢? 生活在上海的吴小可是共享汽车早期的一批用户。他告诉记者,他经常使用的共享汽车在上海网点和车辆都比较充足,使用价格也比打车便宜,不过也时常遇到体验不好的情况。
事实上,共享汽车的日常清洁、维修、充电维护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北京、上海这类网点分布较广的大城市而言,至少要有超过 100 人的地勤运维团队。 GoFun 共享汽车运维人员 索鹏:从 2016 年的 20 台起家,到现在车辆规模可能是 1000 多台,随着车辆的布局增加,网点布局增加,也会越来越增加运维的工作强度。
GoFun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CEO 谭奕 :2017 年全年的车均运营效率每车每天平均不到 3 次。现在高续航的电车也已经过了盈亏平衡线了,每天的收入在 120 元 -150 元之间,而且每天周转平均能够多到 7-8 次。所以今年新的策略就是迅速把这部分低续航的车处置掉,然后更新成今年更高续航里程的车。
EVCARD 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光宇:首先,维持现在规模要让年度的盈亏平衡。另外,要持续后面的发展,当年的盈利能够支撑下一年的投入,这时就能变成良性的滚动了。 一味增量不是出路 共享汽车如何找准定位? 目前,共享汽车在投放数量上除了考虑成本之外,还受限于大城市对汽车牌照的限制以及停车位的稀缺。有种种因素掣肘,未来共享汽车行业还有没有起飞的空间呢?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汽车是对当前出行的补充,现阶段服务用户数量有限,而且未来也不能只通过增量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