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申请的贷款被取消了……
有个突发信息炸了屏。 先是爆出光大信托紧急通知,暂停所有房地产类项目募集—— 12 点之后,所有已经募集的房地产项目,退款!
这不是个案。半小时之后,其他跟进的信托公司也浮出水面了 ……
实际情况是,按监管要求,对房地产项目进行余额管控,优化结构,平滑运作。光大信托坚持房住不炒,重点支持与政策导向一致的住房保障项目。 至此,事情的轮廓已经比较明白了——信托公司开始抛弃 " 与导向没那么一致 " 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将来,钱会加速流向当下政策比较支持的,住房保障项目。 比如说,旧改。 嗯,如此看来,下半年的楼市,很可能,会比想象之中的更加严峻。 所以,房价会怎么走?什么时间,才是下半年最适合入场的时间点? 01 信托公司当下看似突兀的动作,有着草蛇灰线一般的伏笔。 三月,土地市场 " 小阳春 " 隐现。 4 月 17 日,银保监会发文强调,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 在地王最火热的时间段,5 月初,银保监会发了个 23 号文,对银行和信托提出要求,要整治金融乱象,不向违规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 然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从 4 月到 5 月下旬, 50 天时间里,各地银保监局开出 32 张罚单,给违规输血房地产 " 断供 "。 当时,这一切还没有传导到土地市场," 地王 " 一个接一个,挑战着在土拍市场上鏖战的,房企们的口袋,和智商。 6 月初,监管部门收紧 " 地王 " 融资,旭辉、金地等拿地激进房企债券、ABS 发行被暂停。后来,虽然企业站出来否认,但已经可以明晰地感受到,收紧房企资金端的大趋势,是没什么好质疑的了。 但是,正如当时《为什么调控收紧,楼市 " 哑火 ",但房企还在抢地?》那篇文章里写的那样,没抢够土地的房企们,不愿意收手。 于是,在 6 月份的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直言: 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问题。 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发展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都很不划算。 至此,真正的战斗打响了。 7 月初,银保监会约谈了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对他们进行警示,要求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总要求,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和增速控制在合理水平。 马上,部分地区银保监局跟进了,召集了辖区内的信托公司开会,对下一步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提出各种从严的要求。 紧接着,就发生了今天看到的,部分区域的信托公司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余额管控,甚至暂停发行。 事实上,作为房企的融资渠道之一,房地产信托收缩的趋势,从 6 月份已经开始了。
02 信托收缩,对楼市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从量上来看,信托资金占房企融资的部分,不大的。 华创证券的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部分: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占比分别稳定在 17%、0.1%、32% 和 52% 左右。 其中,国内贷款又分为银行贷款和非银贷款,其中非银贷款在国内贷款中的占比约 20%。信托产品投向房地产领域,主要涉及的就是国内贷款中的非银贷款部分,以及自筹资金部分。
房地产领域的融资模式本身具有 " 高杠杆 " 的特征,也就是说,前期拿地和施工阶段使用大量的外部融资,后期通过销售回款置换前期外部融资。 在房地产项目取得 " 四证 " 之前,银行贷款是不能用的,信托贷款是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要不怎么说这轮调控足够精准呢! 03 让房企更不爽的是,融资收缩,并不只是信托一个渠道在单打独斗。 这是一套组合拳。 前几天有这么一条新闻:
这下," 国内贷款 " 这一 Part 有点艰难了。 更艰难的担子,不但放在房企面前,也放在了买房者的面前。 那就是个人房贷的部分。 最近,一个 90 后小伙伴向局姐吐了个槽。 妹纸和男票在佛山工作。男票工作好几年,好不容易撞个运,摇上了一个人才房,开心得不行。在贷款的时候,却遇到了个大波折—— 好几个大型银行,审核变得 " 变态严 ",甚至要查首付银行卡里的资金来源: 你的首付,必须都是自己的,顶多允许父母资助一点。如果查到有非直系亲属的大额入账,就算是你亲兄弟姐妹借给你的钱,对不起,你的贷款被取消了。 妹纸和男票试了好几家银行,才找到一家松动点的。为了能顺利贷到款,甚至牺牲了最优的利率。 房贷除了变难了,也变贵了。 7 月 11 日,据融 360 数据,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自 2019 年以来环比首次上涨。 2019 年 6 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 5.423%,相当于基准利率 1.107 倍,环比上涨了 0.14%。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