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当“金融狗”走向“民工化”,还能留下多少光荣与梦想?

发布时间:2019-11-05 00:51:5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来咖智库
导读:" 金融专业你以为还像我们当初毕业时那样光鲜吗?错了!这个行业的人才供给早就有点过剩了。" L 是 80 后 85 前,毕业于国内某知名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学历,先在广发证券投行部干了几年创业板项目,工作三年就安安稳稳在新一线城市买了房,现在转到

当“金融狗”走向“民工化”,还能留下多少光荣与梦想?2018 年部分互联网公司应届生待遇

就行业自身来看,2018 年还发生了两件标志行业变革的大事。一件是来自国际的影响,还有一件就是国内的。

从国际市场看,研究服务报酬与交易佣金分离将成为大趋势。2018 年欧洲市场开始执行的 MiFID II 模式对全球市场都造成了影响。

这种模式与投行研究直接相关的一条规则是,基金经理禁止从第三方获取研究费,不能将费用打包至客户交易佣金内,交易佣金池和投研佣金池分开。

所以最直接的影响是,投资者要为单独的研究报告付费,并自行核对研究报告质量,这一举措将推动投资机构更加审慎的使用卖方研究资源,降低费用开支。(注:MiFID,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法规)

根据麦肯锡测算,MiFID II 自 2018 年 1 月开始实施之后,年内欧盟的机构投资者将消减研究支出约 12 亿美金,也由此造成一批卖方分析师失业。

" 之前国内买方一直没有为研究付费的习惯,而且国内券商的研究报告同质性也比较强,MiFID II 来了之后,资源肯定会向头部券商、研究能力最强的机构集中。"

W 说,对小券商的分析师来说,没有研究所没有盈利模式,肯定会很难继续做下去。 

从国内市场看,2018 年,分析师行业最重要的、而且已经快要完成的《新财富》的评选因为一件突发事件,被终止了。然后,很多卖方分析师开始谈论转型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说,分析师行业要去产能了。

仍旧怀抱梦想

跟 W 聊天的时候,她一直在说,深感生不逢时。 

90 后发现,85 前后的这些 " 前辈 " 们,正在很多关键且赚钱的岗位,如基金经理,逐渐将职位固化。

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来看,15 年牛市上去的基金经理流动性很低,鲜有位置给研究员上位。

第二,在牛市行情之后,行情短期震荡甚至普跌,推的股票难涨,就很难有好的考核业绩。

第三,金融行业不断被整顿,新财富取消,中小基金募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研究员上升的管道。

所以整个证券行业的资源,越来越往头部券商集中,并被 80 后 " 先到者 " 掠夺。

W 举例说,以投行业务为例,头部集中效应越发明显,在注册制开启(科创板)的时代,是头部投行的天下,如中金、中信、华泰、中信建投等,中小投行基本上没有单子。

" 另外头部投行里面,也是资深保荐人和领导积累多年的资源在变现,30 岁左右所谓的小朋友,都是做 paper work 的,即便自己努力拓展了 1、2 个潜在项目,那也得等上个 5 年 8 年,能不能上还不知道呢。上了之后才有奖金拿。"

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员开始在考虑逃离这个行业。

T 之前在某大型基金任职研究员,专注研究连锁餐饮行业。经过对行业长期的跟踪和研究,他发现,有种只做外卖的特色连锁小店非常赚钱。

一个不起眼的小面馆,月外卖可以上万单,全市 10 家店,客单价 20-30 元,掐指一算,月收入快 300 万了,净利率就算是 10%,也妥妥有 30 万利润。

T 已经在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 6、7 年了,错过了 15 年的牛市,现在仍旧完全看不到做基金经理的希望。

所以,看不到牛市也看不到任何奖金指望的 T,放弃了自己每月 2-3 万的固定工资,下决心加盟了小面馆,准备仿照这种模式在线下铺开。

他相信,之前自己积累的研究已经把整个行业吃透,只要愿意弯下腰去做,就可以赚到丰厚的利润。

而 Q 目前在做的事情也跟 T 很类似,同样是从深度研究切入,在自己所熟悉的新兴消费行业,深入了微商产业链,自主创业成立母婴产品微商公司,准备采用微商的模式推出自主品牌的婴儿用品。

长期浸淫 A 股市场的 Q 还专门提到,虽然二级市场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仍旧保持了其较好的公平性。

" 要知道,真正残酷的是一级市场。"Q 说,那里充斥着各种离奇的交易,弥漫着更加刺鼻的铜臭味。在疯狂的一级市场里,富二代和权贵二代们赤裸裸的资源变现,项目的退出周期更长,陪跑的年轻人更加不知所措。

结语

金融行业真的是人才过剩了吗?

这个问题,小编问过他们每个人。

L 认为,目前的过剩是结构性的,做基础工作的人过剩了,但是具有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的人才仍旧稀缺。但问题是年轻人白手起家建立资源和资金优势比以前难度大多了。

W 则说,中国的证券市场在成长和发展,分析师行业也需要不断经过市场淬炼,为客户去创造价值。

" 如果 A 股市场一直不让做空,那么分析师就不能通过自己的独立研究来沽空一家上市的股票,从而让客户赚到钱。不然,分析师就只能沦为上市公司的附庸,还经常是免费的。好在马上科创板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就要来了。"

然后 Q 和 T 觉得,投身实业把自己的研究成功换一种方式来转化,也并不遗憾。或许真的就如同 T 说的," 以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这个行业,所以面馆的老板赚钱太容易啦。"

Q 还愤懑的提到一件事情,毁掉新财富的那个 IR 目前在自媒体和微商界风生水起,而被她拖累的这些年轻人,还能留下多少光荣与梦想?

来源:来咖智库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