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 and Grow”策略失灵?互金平台信而富陷困局
资金流动性吃紧、股价跌破1美元、连续亏损……这是过去一个月,市场给互联网金融平台信而富贴上的“新标签”。 但如果将时间退至大约两年前,看到的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画面:信而富创始人兼CEO王征宇激动地敲响美国纽交所的钟,现场沸腾…… 彼时,市场通常将信而富称为继宜人贷之后,登陆纽交所的“中国互金第二股”。作为最早一批赴美IPO的互金平台,信而富受到的关注并不比宜人贷少。 两年后的今天,当信而富再次成为市场焦点,王征宇则需要面临更多的质疑和待解的难题。 财报迟迟未“露面” 当赴美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先后披露完2018年财报,甚至已有公司交上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单”,信而富上市主体ChinaRapidFinanceLimit-ed却依然没有“动作”。对于迟迟未公布2018年业绩情况,经济观察报记者联系信而富相关人员,截至记者发稿前,对方未进行回应。 虽然2018年的整体业绩情况还依旧是谜,但在不久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官网公布的2018年企管审计报告里,或可窥见端倪:上海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网贷业务运营主体)2018年全年营收为4.7亿元,同比2017年下降 20%;2018年全年净亏损2.43亿元,相较于2017年亏损额增长111.3%。审计报告提及,截止2018年12月31日,平台负债总额高于资产总额53690.30万元,流动负债高于资产总额,发生亏损。 有互金行业人士据此推测,2018年信而富整体年报情况恐怕也不容乐观。值得注意的是,信而富此前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一方面,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平台调整兑付规则背后的资金流动性危机也被曝出。日前,有信而富用户反映,收到平台发送的信息,从4月15日起,信而富对客户的本金和收益兑付做出调整,不再以出资方案到期为兑付日,将以债权转让成功或还款到账,分月兑付。有互金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方式符合监管对合规方面的要求,但若没有新的投资人进场或者出现借款人逾期,那这部分金额返还时间可能会被拉长。 记者注意到,信而富在5月2日发布的回款情况说明中指出,已于4月30日向出借人结算回款。由于借款人还款是一个持续过程,每天都有还款到账,因核算各位出借人的具体回款金额需要时间,故出借人得到的可提现回款额与借款人还款会有时间差,因此每月实际回款额以月末结算为准。 另据信而富内部员工透露,公司目前运营正常,兑付按照实际催收情况在有序进行。记者登陆信而富官网,尚可正常进行资金出借。 但让王征宇烦恼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上述这些。今年4月17日,信而富在纽交所的股价跌破1美元,创历史新低。上述互金行业人士直言,结合信而富当前的财务数据来看,若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或存在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 公开资料显示,纽交所对上市公司终止上市的规定主要涉及: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总市值低于5000万美元,同时股东权益低于5000万美元;股东人数低于400人;或股东人数低于1200人且过去12个月中月均成交量小于10万股;或公众持股数量小于60万股;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等。 截至美东时间5月15日,信而富收盘价报0.65美元,股价已连续21个工作日低于1美元,总市值为4669万美元。 “Low and Grow”的故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王征宇第一次面对质疑。 2001年,这位曾在美国从事信贷风险管理,服务过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高盛证券投资银行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回国正式开拓中国信贷市场;2005年,王征宇在上海创立信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基于风险管理的市场拓展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其客户;2010年,信而富开始转型线下个人贷款业务;2014年转型网贷,并提出“现金贷“概念。 辗转12年,有着“大理想”的王征宇终于带着信而富成功登陆纽交所。然而1000万股的ADS加上150万股的超额配售,6900万美元融资与之前计划的1亿美元相去甚远;连续两年亏损却依然上市更是招致市场质疑。 招股书显示,2014至2016年,信而富的净收入分别为5777万、5613万和5586万美元,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总运营支出却连年上涨,从2014年的5855万美元上涨到2016年的8921万美元,这也使信而富在上市前两年的财务表现不佳: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003万、3337万美元。 对于这个数据,王征宇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这个行业绝大多数都跟我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很多机构急功近利,我们选择了登山的路,我们让客户逐步建立信用历史,然后再考虑自身长远发展。”在上市后的首次公开说明会上,王征宇强调,信而富的财务表现在2013年和2014年曾经都是盈利的,但是在2015年和2016年,信而富选择了一种先投入,后盈利的模式。据此,信而富当下是一种战略性亏损。 这种所谓“先投入、后盈利”的模式,也即信而富此后在多个场合提及的“LowandGrow”(低起步、稳增长)策略:即向首次借款人提供较低的初始借款额度,通过借款人的重复借款培养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提高用户粘性,随着新用户和老用户的叠加,借款笔数和平均金额不断加大,最终实现更长期的价值。 与“LowandGrow”策略相对应,信而富将核心目标客群瞄准“EMMAs”(爱码族),这个在招股书中出现了近100次的群体名称,被解释为“Emerg-ingMiddle-class,MobileAc-tiveconsumers”,他们受过教育、按劳所得、频繁上网、是成长中的年轻一族,但为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 按照王征宇的说法,通过“LowandGrow”与“EMMAs”的结合,信而富的用户形成了高成长性和粘性,从而发挥了全生命周期的客户价值。 另据招股书,信而富主要向用户提供两种贷款服务,包括短期(14天到3个月)小额(500到6000元)的消费贷款业务,和中长期(3个月到3年)大额(6000到10万元)的生活方式类贷款业务,其中前者的违约率(超过90天逾期)为2%,而后者的违约率(超过90天逾期)在7%到8%,平均获客成本在17美元左右。 信而富的策略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从财报来看,2017年年末信而富现金余额9490万美元,高于上市后的7400万美元;毛收入总额增长102%;另外,全年新增290万借款人,比2016年底增加202%,全年促成超过2300万笔贷款,贷款交易总额达到33亿美元。虽然较2016年净亏损有所增加,至3660万美元,但信而富方面称2017年取得了强劲业绩,所有关键运营指标都超过第四季度目标,并在非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下获得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后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中,信而富预期下半年运营表现显著提升,并在年底前实现盈利。 策略失灵? 但是如今,面对可能的连续性亏损、资金流动性危机、股价连续多日低于1美元……市场不禁质疑,信而富的“Low and Grow”策略失灵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