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的“微笑刀锋”
小镇青年张阳(化名)最近有点郁闷。 三个月前,他在销售员的一番“劝说”下,按揭买了一辆宝马320,稀里糊涂被收取了服务费五六千元,还被要求在4S店上保险(不上不给提车)。 初中毕业的他当时没多想,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名堂,只是简单地认为,“信用卡分期还要手续费呢,人家给办了分期,我也能用余钱周转一下生意,4S店收取服务费可能也理所当然吧。”他说。 现在,通过看新闻,张阳得知4S店有可能涉嫌欺骗他,他在纠结“要不要询问下4S店”,但时间过了这么久,他并没有证据证明4S店的欺骗行为,“算啦,问也是白问,可想到这事还是有种膈应的感觉”。 不过,自称研究生学历的西安奔驰女车主可没那么容易“对付”。 在哭诉维权广受关注之后,她列出了八条投诉诉求,其中第四条“调查4S店在销售过程中是否侵犯了我的知情权,是否有强制消费,收取的金童服务费是否合理?要求调查是否存在违法,每年有多少消费者被动消费?”引起舆论再次发酵,揭开了万亿汽车金融市场的潜规则。 一时间,汽车金融在让部分消费者“微笑着”得以消费升级的同时,其“刀锋”般“割消费者肉”的真面目也暴露无遗,而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天下苦汽车金融服务费久矣”的声音日隆。 01 追根溯源的话,不少人将2010年定为汽车金融元年。彼时,国内汽车市场井喷,汽车金融业务水涨船高,全面加速,不少汽车金融公司都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与此同时,不少车企也看到了这块大蛋糕,纷纷加速加码布局汽车金融业务设立汽车金融公司。 不愧为百年老牌车企,奔驰在这方面仍显示了老道的经验。 资料显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本698275万余元,股东为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52.2%和47.8%。 针对西安奔驰女车主投诉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一事,4月15日,汽车扫地僧查阅了梅赛德斯-奔驰金融服务的网站,并未发现有所谓的“服务费”这一收费项目存在。 4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也发表声明称:一向尊重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运营,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并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公开并反复地要求经销商在其独立经营的过程中要诚信守法,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吊诡的是,汽车扫地僧在“金融计算器”页面下端的看到有补充事项:具体的零售交易价格、产品配置及交易细节请与相关授权经销商协商确定。 对此,有媒体指出:何为“交易细节”?这个所谓的“交易细节”中会否涉西安奔驰女车主的“服务费”的收取?人们不得而知。 与奔驰的含糊其辞不同,宝马披露的信息要比奔驰要清楚的多。 根据BMW中国网站上显示:当您贷款购车时,我们不会以任何不正当名义收取金融手续费/服务费。这意味着,无论在任何经销商购车,宝马金融都将为您提供直接透明的金融方案。(注:汽车扫地僧并不能证明该条是从一而终的,还是新改的) 但显然,无论是从小镇青年张阳的购车经历看,还是西安奔驰女车主的遭遇看,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的4S店,都“当仁不让”地收取了金融服务费。 02 客观地说,消费者购车金融渗透率的日益攀升,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很大变化。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几千元的金融服务费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尤其在零利率或低利率的情况下,消费者还可利用省下的资金用作他途。 但显然,这不是一个消费者能否承受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部分车企也明文规定了“不收取金融手续费或服务费”,但为什么4S店还要甘冒风险呢? 根据汽车扫地僧的了解,原因大致有三:首先,如今的车市行情大不如从前,4S店的利润早已经从整车销售转向后市场,除了维修保养,可以说,金融服务费是4S店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其次,事实上,这与车企对4S店的考核也有关系,在车企的诸多考核中,其中一项便是金融渗透率。汽车扫地僧了解到,尽管多数车企并没有明确界定渗透率底限,但多会以综合考核为名采取多种政策激励经销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