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资源网站 > 空间 > 正文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0-03-09 20:15:24 所属栏目:空间 来源:站长网
导读:病毒无情,人却有情,距离发现新冠状病毒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大众齐心协力,共同抗议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 截止到今天17:42,,我国累计确证80905人,累计治愈58798人,现在每天确诊人数在不断减少,截止到昨天29个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为

病毒无情,人却有情,距离发现新冠状病毒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在大众齐心协力,共同抗议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截止到今天17:42,,我国累计确证80905人,累计治愈58798人,现在每天确诊人数在不断减少,截止到昨天29个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为0,全国现有确诊病例降至2万例以下,今天是18984人,武汉累计治愈出院病例突破3万,湖北除武汉外连续四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钟南山联合研发采样机器人助力发现新冠状病毒

疫情发生后,钟南山院士首先站出来助力抗“疫”,给了疫情下,惶恐不安的人们信心。近日,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完成,并在首期临床试验中实现对受试者的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取得阶段性进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冠肺炎确诊需要2次核酸阳性检测结果,患者康复出院则需要3次核酸阴性检测结果,其间还需要多次例行的生物样本检测。目前,核酸检查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检测手段,而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采样方法。

咽拭子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具有较高交叉感染的风险;且采集咽拭子过程因医务人员水平差异、心理状态变化、操作规范不规范等导致拭子质量容易出现假阴性,影响对病情的判断。为了解决新冠病毒患者生物样本采集交叉感染的问题、保证采样质量,钟南山院士团队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提出了智能化机器人咽拭子采样的解决方案。自除夕后开始,由李时悦教授牵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沈阳自动化所刘浩教授团队、沈阳术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紧急研发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从初期的机器人图纸的构建以及机器人定型组件制造、系统构建、初步组装等,到中期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科研伦理审查,后期组装并投入项目第一阶段测试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终于联合研发完成。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团队在病区进行机器人试验

新型智能化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双目内窥镜、无线传输设备和人机交互终端构成。机器人以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可以轻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该机器人系统于2月28日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应用于受试者的检测,至今已开展首期20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集样本80份。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机器人咽拭子采样可以达到较高的质量,一次成功率大于95%,能够实现有效采样且采样力度均匀,受试者咽部均无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聚焦于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操作型机器人,有利于避免医务人员感染、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标本质量。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及钟南山院士等研出发现新冠状病毒的机器人

昨天,钟南山院士联合团队首次为确证阳性病人进行机器人咽拭子采样试验。

相信这种采样机器人会尽快投入到疫战一线,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同时也减少疫情的传播,加快新冠状病毒的防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