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700 降噪耳机上耳:和索尼比比降噪
作为当代耳机行业的新宠,「是否有降噪」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挑选和购买耳机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依靠降噪起家的 Bose 一直是个中翘楚。只是上一代的 QC35 已经历经三年,虽然期间有一代升级,但是后来居上的索尼也是步步紧逼。 而就在 7 月 11 日,Bose 发布了旗下全新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 Bose 700,这款耳机能否延续 Bose 在无线降噪耳机领域的优势,我们一起听一听。 外观 现代到不像 Bose 产品 外观上,Bose 700 一改 QC35 时代「朴素简单」的外观。全新设计的不锈钢头梁让耳机看上去就像是在头梁的两边「长」出了两个耳包,从外观上说整个耳机的一体感很强,看起来也更现代和年轻。 重量方面,这款耳机 254g —— 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因为直接竞争对手索尼 WH-1000XM3 刚好也是这个重量。另外和 QC35 的 240g 相比只能说是略重一点。 这代头梁部分的填充物采用了「超软凝胶泡沫材料」,外罩硅胶,耳罩部分使用了「蛋白质皮革」,看起来非常有质感,摸起来手感也非常好;佩戴过程中倒是没有夹头感,但是头梁部分有些顶脑袋,我带了一下午,头梁部分的异物感一直都存在。总的来说舒适度方面我个人觉得是逊于前代 QC35 的。 另外全新设计的头梁只能旋转,无法折叠收纳,导致耳机包比别的无线耳机大了一号,尽管更加扁平,但是出门携带显然要占更多的空间。 这代 Bose 700 一改之前 QC35 以按键为主的交互逻辑,变成了「触摸 + 按键」的交互模式,右耳上有一块触摸区域,操作逻辑和索尼系的耳机基本一致,灵敏度不错,频繁摘带耳机也基本没有出现误触的情况。但是我个人还是喜欢按键操作,我自己的索尼 1000XM2 的误触问题已经快让我烦死了。 耳机使用 Type-C 接口,并配有一个 2.5mm 的输出接口(不是常规的双头 3.5mm,使用时注意保存原厂线),方便有线使用。 降噪 强项似乎不独强 这次的 Bose 700 依然强化了自己在降噪领域的优势,使用配套的 App 可以调节 11 个级别的降噪效果,其中 0 档就是关闭降噪,左耳上的按钮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预设的 3 档降噪,实际体验上 5 档和 10 档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我使用过程中基本只用 0 和 10 档,有点像用电动牙刷的感觉。 实际体验中,我们用音响模拟了飞机和地铁的环境音,在实际体验之后,多数人都认为和 Bose 700 相比,索尼 WH-1000XM3 的降噪效果更好一些…… 我们用双耳采集系统录了三段音频,分别是无降噪环境声、Bose 700 降噪和索尼 WH-1000XM3 降噪,大家可以听一下,自己做个评判。
「叮」为三段音频间隔 另外根据波形图显示,两款耳机的降噪效果看上去非常接近。 原声、Bose、索尼 不过体验时间比较短,可能我们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判断,更详细的测试可以期待即将上线的视频评测。 不过至少根据初步的测试来看,这一代的 Bose 在降噪技术上,似乎没有和索尼拉开差距。 而相对于耳机降噪,这一代的 Bose 700 在通话降噪上下了大功夫。耳机上有四颗通话麦克风,两颗搜集人声,两颗搜集环境音,通话过程中可以消除其他声音干扰,还原清晰通话。 实际体验上,Bose 在环境嘈杂的情况下通话质量确实高于索尼一些,我们录了 Bose 700、索尼 1000XM3 和 AirPods 的通话录音。
「叮」为三段录音间隔 总的来说,这一代 Bose 在自家引以为傲的降噪表现上并没有表现出领先最大竞争对手索尼的优势,环境音降噪方面确实和索尼没有拉开差距;新的通话降噪表现不错,能够提升耳机的实用性。 音质 比之前好,但是还不够 音质一直是 Bose 和其他产品对比时候的最大劣势,Bose 纵有千万种好,但是「音质差」一直是摘不下的帽子。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的 Bose 700 采用了全新的「声学设计」。但是说实话听起来还是强于 QC35 的:解析力不错,声音很正,而且干净;低频不算深,但是不轰头;人声部分还原的很好,但是女声部分听着很单薄,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高音部分听着都快出金属音了;大声场声音定位还算准确,但是声场不够宽阔。 但是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索尼 WH-1000XM3 的声音,带一点音染的感觉更好听。 另外这款耳机虽然支持全新的蓝牙 5.0,但是不支持 Aptx 和 Ldac 传输,在 9102 年有点不应该啊。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