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为何是数字化时代存储的新宠儿
国际数据公司IDC曾预测,全球数据圈将从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中国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2020年,国内新基建建设已经按下了加速键,5G、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加速发展将产生海量数据,数据存储将成为相关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环节。 人们习惯将访问频次较高的数据称为“热数据”,访问频次较低的称为“冷数据”,后者时延要求低,但数量庞大,约占全球数据总量的70%以上。磁带作为全球冷数据存储的主要介质,其价值往往被人们所误判,认为只是进行无用价值的存储而已。 “业界认为对于数据而言最重要的三个元素是算法、算力、存储,数据存储是前两者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现在属于数据爆炸的时代,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双十一’,数据都可能在瞬间剧增,达到峰值。一些新的应用产生的数据的价值可能暂时仍未能清楚该如何使用,虽然会被视为冷数据存储起来,但随着算力及算法的发展,它们的价值可能便会被挖掘。” 骆琤如此说道。 骆琤笃信,任何数据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热数据需要满足交互速度快的需求,因此用户可能能用固态硬盘,那些不常用的数据,可以放在冷存储中,长久保留下去。冷数据市场的容量规模已经备受关注,从而带动人们了解磁带的价值,并意识到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其重要性已经超越了硬盘。” 目前国内外不少知名互联网企业已经在开始大量使用磁带存储解决方案。这让磁带开始走出传统的金融、电信、电视台等场景,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在国内,骆琤透露,经过双方多次交流探讨,百度智能云已经选择磁带存储解决方案。以无人驾驶应用场景为例,其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每辆车每天能生成的数据大于10TB),百度目前拥有300辆这样的车,如果将这些数据全部存储在硬盘中,成本非常的昂贵。另外一方面,原来百度的数据源涌入之后,会先存在硬盘里,再迁移进磁带库里,在这个流程中,用户最大的感受是硬盘的缓存速度很慢,经过排查他们发现硬盘的实测迁移速度为200MB/s,而磁带的实测传输速率为600MB/s,数据迁移的瓶颈恰恰在于硬盘。 “百度开始担心这些数据存储的问题,积极寻找将数据快速归档到磁带库的方法。目前改进方式是将固态硬盘代替之前的机械硬盘,直接连接磁带库,大大提升了效率。这是比较创新的方式,体现了成熟的技术在新应用中能无缝地嵌入。除了百度之外,富士胶片已经开始与众多云服务商进行合作,让数据量磁带技术充分展现出其价值,目前在医疗、科研、网络生活等各种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骆琤补充说道。 百度云的需求仅仅是国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冰山一角,5G、AI、无人驾驶、新基建等应用,将再次引发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在用户存储预算受限的前提下,磁带容量与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展望未来,骆琤表示一方面富士胶片将不断深耕本地,了解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展现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寻找国内高价值的合作伙伴,共同拥抱新基建,推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落地。 野火烧后,新木丛生。在胶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富士胶片运用着当年积淀的胶卷技术,践行着二次创业,并迅速在影像存储、文件处理、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当人们在追捧新兴技术的时候,传统技术的潜力往往会被低估。但在新技术深入行业应用场景腹地之后,因为缺乏行业的深刻理解,总会遇到难以攻克的关卡。而传统的技术在时光的长河中稳健发展,通过拥抱新的应用,得以进化与演变。技术无新旧之分,只有不断磨练自身新的思维,保持对社会需求的敏感,才可实现赋能产业创新最佳实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