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20深圳站】中国IDC圈刘源:下一站机遇,大湾区广深IDC市场机会

发布时间:2020-08-13 13:05:1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2020年8月13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首站IDCC2020大湾区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

广州地区通过对企业节能量进行财政补贴,间接会引导IDC服务商新建数据中心走向绿色化,深圳地区出台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能耗水平必须达到标准,对新建数据中心的审批将产生直接影响,短期内深圳市数据中心资源将保持现在的资源格局。这些有限数据中心增量将部分来源于现有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对于深圳地区对于中小型及低时延数据中心的政策支持,这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像郭亮老师说的,对于深圳中小型数据中心的支持。但也可以反过来看现在拥有大型数据中心资源的,对于未来来讲是非常优质的稀缺资源。

在看一下大湾区未来几年数据中心的供给。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大湾区内,IDC在建设规划内的项目,以广州,东莞,佛山及惠州为代表的城市会成为未来几年的数据中心主要供应地区,估计在今后的三年内以上区域内会增加20万柜的机房供给。

大湾区广深地区对于行业IDC需求差异化的表现。差异需求越来越明显,我们举例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大量并行重复计算,GPU资源需求大。IDC服务商需提前储备好资源,以满足AI企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同时IDC服务商可以为了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特殊需求,需与设备厂商合作,将产品进行整体打包。

对于金融客户来讲,对合规机房要求不断提高,IDC服务商需加强服务的灵活性,提高安全服务等增值服务。比如:优化机房监控系统,提升客户安全感。金融行业客户更易接受IDC服务商提供从安保到IT设备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形成较为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此外,保险行业业务更迭速度较快,对IDC服务商的运维能力以及机房扩容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建设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数据中心,不仅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满足行业应用特征,也可以降低行业用户数据中心使用成本。这是我们看到的行业差距。

目前来看,广深地区IDC产业需求仍然是视频/游戏、电商等互联网行业为主流。未来5年内,广深地区数据中心行业新增需求60%以上仍然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客户;而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传统行业向信息化转型,产业互联网应用落地,会带动IDC需求增长。

接下来看一下IDC产业的形态变化。

我们研究中心认为整个数据中心的布局变化里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由单一类型的集中型数据中心向多维度边缘数据中心做转化。举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础运营商企业,它在全国做成南北两大数据中心园区集群,拥有的海量数据以冷数据为主,中间是各个省级的区域核心节点,以温数据为主,最顶层是各市的属地资源池,把边缘节点建到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区,用于用户之间交互的热数据为主。

接下来讲到一些未来的新技术,我们研究中心提三个重点:

1,5G:对于运营商而言,5G商用是有划时代意义,正如4G时代来临时,开启了数据信息爆炸式增长,直接提升IDC需求。现在可以看到5G会带来更大量的信息量,目前可见的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车车联网技术等应用会衍生的IDC需求。

2,自动化运维:随着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部署,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气候适宜数据中心部署的地方,往往运维人才是缺乏的,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还有水平的问题。这些地方的人才结构永远都是滞后于技术发展的,随着未来运维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物联网技术成熟使得原来的哑设备需要激活上线,自动化运维场景会越来越多,数据中心保障级别要求会越来越高。

3,液冷机房:数据中心散热和节能是我们常看见的一些课题,从最早的通信机房到现在的数据中心机房,我们发现基于房子和柜子散热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精密。那未来边缘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高功率设备大规模部署、高密计算的大规模普及,传统的空气散热已经没有办法保障,就需要新的热媒来承载,这两年液冷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液冷技术的应用,对于数据中心结构也是一种挑战,也许可以看到未来的液冷机房,不是采用基于我们现在的建筑结构的节能系统。

下面重点说一下5G与数据中心的关系。

它是整个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与数据中心有什么关系呢。

引用下信通院何博士的经典语录,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关键,有两大发展和想象空间并且位于两端,一端是5G,一端是数据中心,发展空间很大,改进空间也很大,产生效益也很大。

5G商用是去年启动的(2019年6月),在国内确实比计划提前了很多。如果仅仅从移动通信的视角来看目前大规模5G确实必要性不大,因为投资太大了。然而综合考虑国家的新兴技术产业,传统经济向新兴经济的转型,5G就是一个关键技术。许多产业互联网的场景,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海量监测等等,都必须要5G的核心技术来实现。

在5G下的消费互联网:增强型移动带宽能达到10G接入速度,比如更多场景,可以接入到高清、沉浸式等等会造成数据规模的继续扩大。产业互联网: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物联网的通信,就可以实现机器人、物和物与IT之间的通信、以及它们之间数据的处理等。这种数据处理很多都是通过本地化的边缘数据中心来处理,这也将直接推动了另一种数据中心形态的产生,就是海量的边缘数据中心产生。

我们再来看下工业互联网与数据中心的关系,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领域之一,它与数据中心有什么关系呢。

从短期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身建立需要数据中心来承载,在平台架构中,工业互联网络中很重要的一个系统就是标示解析系统,是解决信号标示,需要五个全国一级,十几个二级节点,目前就落在了十几座数据中心,未来解析量如果大量上来,规模会更大。

从长期来看:工业互联网这套架构的建立和广泛应用,会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大量的设备及哑设备终端会被赋予能力,上线运行。会进行更庞大的价值数据,就需要与之量级匹配的数据中心来承载。这个量会非常非常的大,爆发的速度也会非常非常的快。

最后谈到广深地区的IDC谋求企业定位和发展的机遇问题。

首先是在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找准产业分工的定位。目前看IDC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轻重资产分离趋势明显,在IDC服务商中可以看到基建与运营更加专业化,IDC业务与云计算业务更加深入融合,在这个新形式下的变革中,IDC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专业性,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时机的选择。随着5G时代的来临,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面向细分行业用户的数据中心建设将成为未来趋势,布局的时机需要IDC企业仔细思考。

另一个需要大家面对的问题是合作伙伴的选择。因为产业分工更加明确、利润提升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更需要选择正确的合作伙伴共同拓展,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是摆在供给侧玩家需要面对的课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