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纸糊的”新基建,数据中心运营中的“危”与“机”
传统 PUE 的优化我们过于依赖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BA系统),我国目前做相关系统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目前BA系统中Honeywell、Johnson、Siemens三大品牌占有一半的份额,另外一半的份额则由其他品牌瓜分,主要有:Invensys、海湾、清华同方、ASI等品牌。三大品牌的产品系列最全,拥有全系列的产品,市场评价高;其他的品牌中海湾是支持LON协议的,适用于系统容量不大,点位比较少的地方,层次结构不明晰,系统容量过大会不稳定,只有不超过1%的市场份额。ASI只有传感器件,阀门等组件大都是OEM的,由于传感器件很强,对于需要精确控制的地方,如电子工厂反而应用很多,清华同方的rh2000系列,是自主开发的,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耗电量却是国外产品的2倍,缺乏竞争力。真正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很少,大多企业维持在相关硬件销售上,和国外企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大部分系统华而不实,传统BA厂商从沟通、方案、对接,再到安装、维护,某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不会给客户带来真正的便捷于节能的效果。有据统计,BA系统开通率不足60%,使用满意率不到30%,目前国内传统BA系统能够有效工作达到预期效果的仅占3%。 经过多年数据中心运营的经验总结,数据中心制冷链路参数多,每调节完成一次都需要观察期,全部完成至少半天以上,优化效果差;青云QingCloud能效优化技术基于AI算法,准确计算出PUE的准确表达函数因子,推算出最优的控制因子组合,并且所有参数一次性同时设置,1小时内完成;数据中心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重要的是,关键的物理基础设施作为数据中心的支撑核心,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其第一要务,而节能不能以牺牲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代价。青云QingCloud的系统参数读取及指令下发均通过原有的群控系统进行,不直接读取或控制末端设备;系统与原有群控系统各自独立,停用不影响原有群控系统的运行,真正安全独立的完成任务。 先进的人员体系是稳步智慧化升级的根本 在目前这个时代,暂时不要相信“无人值守”的数据中心,至少在这个时代还不能做到完全的“无人”,但是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使用。人员管理体系依然是数据中心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在平台设计的思路上,人员管理体系同样要严格按照UPTIME M&O要求建立。从运维人员的岗位JD、培训计划、技能认证、梯队建设、流程手册的不断优化,全面覆盖落地高效运维实践能力。 青云QingCloud致力于探索用软件革命数据中心运营 青云QingCloud的智慧数据中心以“一个标准,两大平台,三个板块”设计,以“统一认证,统一管理,智能联动,流程规范”为标准,围绕“智能化运维平台”、“物联网平台”两大平台,划分“端边联动”、“一体化运维”、“可视化组件”三大板块,完成多种综合场景的落地。方案总体架构是这样: 技术细节这里不多谈,眼下,我们认为数据中心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整合全产业服务链、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数据中心运营商不能坐等被智能化的新势力“革命”。数据中心通过智能化的运营,算法优化升级,一定是一个长期运营实践的过程,不是一次硬件的买卖,更不是一次平台的引入,而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方法论和未来长期迭代升级优化体系的引入。数据中心行业的专家们,以上的发展方向您是否认可?如果答案是Yes,那么您与我们就有了相同的志向与目标。如果您希望能有青云QingCloud这样的合作伙伴支持,那么我们就有了很不错的合作契机,一定可以缩短在数据中心智能化转型的漫漫长路,走上最短的“捷径”。 综上所述,在开发和运营经验极其丰富的数据中心运营商面前,青云QingCloud谈及智慧数据中心,经过我们全新大胆的尝试,以“云平台+智慧数据中心平台”两平台支撑的智慧数据中心,在运营效率、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其良好的扩展性、优秀的产品服务输出能力。 面对此次疫情挑战,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资数据中心的核心战略,疫情期间也充分体现了 IT 和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这更是推动力,青云QingCloud希望把“危机”变为“商机”,快速寻找智慧数据中心产品突破点和合作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