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安防开启“机器视觉”之旅,会是产业智能化的新开端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些传统安防巨头也开始启动向“基于视频监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过渡。这或许也侧面说明了,华为更名背后的场景升级,不仅是华为和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溢出需求,也是安防行业技术承载饱和所必然会出现的选择。 刚刚出发的华为机器视觉,走向何处? 三月伊始,华为机器视觉也将走进另一个战场。 它会以何种面貌改变我们的生活,交付怎样的价值,或许才是每一个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所关心的。 按照技术和产业发展路径来进行推演,我们认为应该会有三个领域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一,做深做透安防。 正如前文所说,安防是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最为成熟、完善的领域,本质上也是华为机器视觉业务的压舱石。所以改名并不意味着与“安防”的诀别,而是升级。 尤其是目前,智能安防刚刚完成了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义,伴随着数据分析决策与前端感知技术的持续深化,提升端侧智能,未来还会释放更多、更丰富的新应用,这也是华为“云边端”战略的重点。 有数据显示,到2022年,智能安防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50%左右。比如许多原本不被重视的地点的区域,比如社区、银行、酒吧等都会被增补设施,而人脸识别等算法的加强,也会给门禁业、金融、公共安全等带来改变。 第二,整体智能水平提升。 除了场景的扩展,我们发现更令人心动的是技术本身迭代后的变化。 以安防为例,此前是解决一点、一处的需求,所以前端硬件-网络传输-后端浅AI的模式就能够基本满足。但伴随着华为将更高性能的机器视觉算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协同等技术引入之后,一个智能视觉系统就更能够解决长期性的问题,比如对一个社区的整体防控进行实时监控、主动预警、查漏补缺,未来甚至有可能发展到整个城市。 第三,触发AI新的可能。 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发展如火如荼,但这其实只是AI时代的序曲,有大量的机器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被各行各业所理解和接受。 视觉作为信息获取最直接、也是最高效的门槛,在产业智能化进程中的应用自然也充满了想象空间。 结合了AI算法、芯片及大数据应用的“大视频应用”,能够主动理解万物,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惊喜,这恐怕才是华为机器视觉想探索的未来面貌。 已经完成第一阶段探索的华为,接下来将横渡风雨前往大洋彼岸,追寻机器视觉的新大陆。 此时,我突然想起了《海贼王》中的一句话——我不会去统治这片大海,在这片大海上,最自由的人就是海贼王! 手握着技术之桨、不断出发探险的华为,才有资格成为这片产业大海中最自由的人。 (文章来源华为安防)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