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19】信金IDC基金薛亮:资本协同的数据中心特征

发布时间:2019-12-19 21:20:5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全球掀起了兴建数据中心的热潮。在新时代,未来数据中心如何建设运营,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019年12月19日,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9)第二日精彩继续,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云集IDC建设与发展论坛

一个数据中心做下来,机电设备的投资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要占到80%,大头的钱是花在机电设备的投资上。土地和建筑物加起来是15%,还有其他的5%的费用。我们做过相关性分析,土地、市电引入成本如果超过25%,达到30%的时候,整个项目的IR会下降的比较厉害。这是我们选出的最优的模型,当然是不是做得到,要根据各个地方的条件做调整。比如北京,土地就是贵,电力引入也贵。所以,北京数据中心的成本确实比周边地段要高很多。这也是需求外溢在北京周边布局的机会所在。这是从投资的结构来讲。

从融资的结构来讲,主要是两个部分。像我们的基金,首先做的是股权投资。我们现在是100%的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与运营方合作。我们美元基金有一个要求,投资的占比不低于60%。另外的40%,运营公司愿意我们可以跟他们一块来建。现在我们初步的模型是30%—50%是股权,50%—70%做债权。合资建设的时候会体现的比较明显,股权大家一块投,债权部分体现在银行的贷款上。这是项目公司层面,在基金层面我们还有一些变通的办法。对于项目公司来讲,就当成100%的股权好了,在基金层面我们有不同的基金组成,由基金承担优先和列后的问题,保障资本层面的结构不影响到项目公司,不影响到运营公司的运营。

为什么我们非常看重运营公司的销售能力?上架速度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我们做了三个模型,这是我们的一个实际案例。同样的建设从投产开始计算,如果运营公司用一年时间上架到90%,五年投资期5+2的模式下来,整体的IR达到23%,两年21%,三年19%。说明销售的速度对我们的投资回报影响非常大。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如果一个数据中心投产已经三年,它的上架率还不能达到90%,这个数据中心一定还存在其他问题,在决策的时候就存在问题。

还有建造成本的问题。当前市场上我们用的是EBITDA模型对数据中心做估值,将其作为衡量数据中心价值的一个主要指标。从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看重EBITDA,但是不能作为唯一指标。使用EBITDA判断的时候,有时会忽略因投资成本不合理导致的折旧摊销过大,结果是EBITDA虚高,不能如实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这是两个项目我们做了一个分析。项目A和项目B EBITDA都是100的时候,第一个项目折旧摊销占60%,净利润30,其他还有10。第二个项目同样也是100折旧摊销占80,净利润和其他各10。

国内上市公司用T1来看,利润30的肯定比10的好,但是单纯看EBITDA容易被掩盖到现掉。这中间是怎么样控制数据中心的投资成本问题。数据港在讲的时候也专门列出来了,数据港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在行业里算是做的比较好的。前段时间我跟蔡总商量,我们是不是组成一个联盟,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能够把数据中心的造价控制住。我们提了一个目标,数据中心的IT千瓦造价能不能控制在2万以内。在中国能够做到这个水平的公司,大概有10家。土建我们也提了一个指标,每平方公里造价能够做到2200,这在国内都是有能力去实现的,但是现在各个数据中心的造价差异非常大。一般2万到2万5的居多,低于2万的是必须按照1万9来测算。所以,未来低于2万的数据中心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现在在北京周边,靠市场撑着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生存方面都没有问题,但迟早会进入到PK的白热化时期。这个时候,不同PUE、不同造价的数据中心生存能力就会体现出差异来。

信金控股是中信集团牵头设立的一个跨境投资平台,背靠中信集团。信金控股在产业、项目咨询、客户网络和管理团队方面都有独到的优势。成立时间一年多,完成了整个产业的布局。信金控股下面设两个基金,一是做海外并购的产业基金,二是信金IDC专项投资基金。海外产业基金我们还想做一件事,不管是在欧洲,还是美洲,都出现了很多在数据中心领域某一个方面有独到技术的公司。我们海外产业基金也会对他们进行投资,然后将他们引入到中国。IDC基金我们目前背靠两棵大树,基金规模30亿美金。

我今天分享的就是这些,谢谢!

延伸阅读:

  • 【IDCC2019】爱酷阿尔西张东来: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全球著名数据中心应用案例的技术解析
  • 【IDCC2019】Equinix Philip Lee:边缘计算平台趋势和发展
  • 【IDCC2019】CloudBest吴倩:5G时代的传统企业混合云实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