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19】新意网集团Coco Cheng:企业出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发布时间:2019-12-19 21:17:33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企业出海需求的带动下,数据中心运营商和相关行业厂商也逐渐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巨大价值,开始纷纷策划自己的出海之路。2019年12月1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9)第二天召开了2019数据中心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

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企业出海需求的带动下,数据中心运营商和相关行业厂商也逐渐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巨大价值,开始纷纷策划自己的出海之路。2019年12月1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9)第二天召开了2019数据中心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有包括信通院和数据中心国际合作促进会的专家,新意网集团、中国联通,小米集团以及Colt和PLDT等海外企业高管与会,对于中国数据中心企业的出海需求、痛点,以及未来趋势发表了深度解读。


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助理副总裁Coco Cheng分享主题为“企业出海:昨天、今天、明天”的精彩演讲。

1

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部助理副总裁Coco Cheng

Coco Cheng:首先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也要感谢IDC圈提供了这样好的论坛,让我们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介绍我们的服务和在香港的部署。相信大家都在企业出海方面非常有经验,其实第一波是在2013年开始,2016年是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内企业继续做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今天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分享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看法。

简单介绍一下新意网集团,可能大家对我们不太熟悉,相信是对MEGA-i印象更深。我们的母公司是新鸿基旗下的一个龙头公司,总共在香港有五个数据中心,目前为止总面积超过290万平方英尺,Capacity方面就是香港最大的数据中心提供方。我们和各大运营商、云厂商也有不同的合作,Location方面我们也有零售Co-sell,就是把整层楼租给运营商作为数据中心。

作为业主的身份,所有数据中心都是在自建物业里面,土地、运营、设计以及后期的客服也是我们一手包办的,所以在我们数据中心当中灵活性会比较高。互联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好的优势,因为我们做得比较早,MEGA-i也是亚太区非常重要的交换中心,原因就是全球大部分的运营商都是在这个平台上面。经过香港登陆东南亚或者全世界的海量供应商都有登陆MEGA-i,所以我们主要是提供给各个合作方作为交换中心。

我们是1999年成立,2000年正式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拥有第一家和第二家数据中心,当时正是香港开放电信市场的时候,所以在香港也没有什么中立的数据中心,所以就导致其他跑到香港的运营商,或者是在香港登陆的都会纷纷跑到MEGA-i设点,后来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系统,大家都会在上面做些资源交换。

2017年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中心在沙田落地,沙田也是最接近中国大陆的地方,上面有着很多中国大型企业,比如中国电信或者腾讯都会在MEGA-iI建设自己的Gateway。我们针对云厂商的需求,面对电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Launch一个最新的Data Center就是MEGA Plus,电力供应会比较稳定,也是一个准4A Data Center,我们有着自己的变电站,电力供应也是两路,所以非常受云厂商和金融客户的欢迎。

到了2018年我们成功从创业板转到主板上市,同一年也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投了一块数据中心土地,年底也拿下了行业全香港最大的商用数据中心土地,所以2018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说到我们的认证,数据中心方面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的强项,就是和不同的运营商合作,金融客户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积累,就是全球十大投行当中有四大投行都在我们中心。相信大家都知道,金融类的客户对数据中心的要求无论是网络的稳定还是设备或者其它方面都是要求非常高的,所以可以给到大家信心,就是我们数据中心的质量。

基于云厂商方面,全球七大云厂商包括亚马逊、微软、Azure、Google,中国的就是腾讯、阿里和华为,基本上都在我们平台上面。

地理位置方面,我们特意在香港不同的数据中心种地,选择五个地方作为我们的数据中心,可以满足一些企业或者云厂商备份的作用,利用我们自建的几个数据中心做到备份的效果。

我们的三大中心会有一个Protective Ring,就是和香港不同的运营商合作,路由方面无论是陆面、隧道、铁路,甚至海底我们都有,我们现在有自建的本地海底光缆,就是从数据中心直联MEGA-i,整个长度是7.5公里,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体化数据中心的效果。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希望扮演企业出海的重要角色,2013年的时候基本上还没有云服务或者CDN服务,出海的时候主要原因都是通过付费IP Transit,Last Mile也不是每个运营商都可以去到的,他们也会用些Tier2-3的运营商连接自己的Pop点,这种带宽的成本非常昂贵,弹性也不会太强,比如带宽要往上提升的话设备都要更换,交换期也会比较慢,客户体验不会太好,就是因为如果全靠IP Transit的话会有很多拥堵的情况,万一有什么延迟或者掉包的话也很难追查到是哪条路出了问题。

相信这个场景大家都比较熟悉,以前出去的时候无论是到美国还是东南亚,全靠IP Transit的话客户体验也不会太好,唯一的优点就是部署会比较快,因为企业不用第一步就在世界各地或者东南亚设点,管理也会比较方便,因为对口的都是运营商,但成本就会很贵,也会限制流量的增长。等到稳定下来以后,企业都会想有一些重点地区设点,比如在东南亚和日韩,可以作用于专线连接起来,这样体验会稳定很多,也有可靠的传输带宽,因为都是点对点连接的,延时和掉包都会大大降低。

现在企业在海外会有一些H Pop,然后用专线连接国内总部,关键线的业务还是会留在总部里面,这样部署的话服务质量肯定会提升,也有缩短用户的距离,因为内容或者流量已经落地,IP Transit的成本也会降低,缺点就是建设的时间会比较长,落地的时候各地的法律法规或者安排的方面也会很费劲,网络设计或者技术方面的要求也会更高。

今天大家基本上都会利用CDN或者云作为企业出海最快速的部署,数据中心充当着在地在云两边的部署,如果在Cloud上的话就会很容易、很快速地部署到世界各地,中间的Transit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Cloud-enabled的最大优势就是成本非常弹性。

我们通过Pop Cloud,很多人都会关注安全性的问题,未来无论是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还是各大企业,慢慢地都会大量利用混合云的部署,通过大量的云计算和Big Data放在上面,很多Storage传到云端,但是一些Core的东西都是放在Ground上面,这样就会充分利用Cloud-enabled机房从而降低成本,全球的部署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