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类自己

发布时间:2019-06-13 16:29:03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中关村在线
导读:技术能把我们推向怎样的高度?/ NASA 技术到底有没有价值观?或者说,技术本身是否就是一种价值观? 每一次科技浪潮来临的时候,人们对新技术总会怀着复杂的情绪:观望、犹疑、雀跃,或者是恐惧。留恋熟悉畏惧陌生是人的天性,就像近两年,当越来越多的新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类自己 技术能把我们推向怎样的高度?/ NASA

技术到底有没有价值观?或者说,技术本身是否就是一种价值观?

每一次科技浪潮来临的时候,人们对新技术总会怀着复杂的情绪:观望、犹疑、雀跃,或者是恐惧。留恋熟悉畏惧陌生是人的天性,就像近两年,当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包围我们的时候,关于技术价值观的争论也甚嚣尘上。

这当然是一个属于技术的时代,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介入生活。如果你愿意,可以举出无数个技术推动社会前进的例子,也可以找出无数技术让人担忧的瞬间。

“技术输出的影响总是双方面的”,Jason Blackeye曾说。

身处汹涌的科技浪潮之中,每个人都有理由思考自己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原本就是中立的,唯有人能够赋予它们价值观。

如果技术只有一种底色

社会学家尼尔o波斯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著作《技术垄断》中早已揭示:“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

一面享受着互联网服务的便利,一面又屡屡遭受垃圾信息的骚扰,一边愉快地尝试着新硬件,一边又担心它们的可靠性……说到底,就是技术是否值得被信任的问题。

具体而言,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我们固然应该为技术的进步而欢呼,但从微观的层面审视,如果没有对技术运用的审慎,那它的暗面就很容易暴露出来。

在电影《我,机器人》中,未来世界拥有意识的机器人开始了他们的革命。

比如,在我们身处的数据时代,没有人不享受海量数据带来的便利,更不用说在普通人看不到的领域,数据正为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支持。但数据同样会失控,打开手机,各种软件只会向你推送个性化的内容,所有人都被困在自娱自乐的牢笼里。

当然不能说数据技术本身存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使用者的问题。有趣的是,在科幻作家刘慈欣的那部著名的《三体》里,未来最终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全靠星际旅行技术。而在另一部作品《赡养人类》里,未来科技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却将社会指引向绝望的境地。

电影《机器人总动员》中,处理垃圾的机器人瓦力对其他机器人产生了爱情。

现实中科技对社会施加的影响,远比科幻作品更复杂,很难简单地对其做某种定义。归根到底,如果说技术只应该有一种善意和真诚的底色,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技术使用者树立一种技术价值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运用技术的时候,都应该有使其有益于社会的道德自觉。

几个被技术改变的侧面

2017年8月8日,西南大地剧烈晃动,举世闻名的九寨沟被灾难笼罩。短时间内,灾区急需血液,爱心市民排队献血,传统的献血模式受到挑战:如何高效地调配血液资源,避免浪费?如何让合适血型的人及时了解到灾区需求,顺利献血?

这一切,要靠技术的更新迭代来解决。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类自己

技术重构献血方式

地震发生后,附近几座城市的居民只要打开手机地图,就能进入一条紧急献血绿色生命通道,不仅灾区当前最需要的血型一目了然,自己附近的献血点也标记得清清楚楚。血液作为一种凝聚了社会爱心资源,在一张无形网络里流动,得到了最合理的使用。

这张网络背后,是穿越科技及其子公司雪莲花的努力。

多年来,在优化血液资源配置方面,他们已经做出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成果。2018年9月,全国第一家智慧捐血站在深圳落地。

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类自己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智慧捐血站

智慧在哪里呢?线上预约的形式带给献血者最大的便利,捐血站雅致的环境让献血者放松心情,科学检测解除卫生方面的后顾之忧。对于自己捐出的血液,献血者还能在线上进行跟踪,直到它输入另一个病患的身体,这无疑是对善良最大的尊重。

普通献血者接触不到的采血、检测、制备、库存、供应、冷链和输血等环节,都在智能化、数字化的软硬件升级后,变得更加有序、安全、透明。

目前,穿越科技建立的 “血液云”大数据平台已经覆盖近4亿人,每年有超过1千万个单位的血液通过平台安全输注到病人体内。在“今日献血”APP上,累计认证献血者已超过500万。

恰如穿越科技董事长王健在采访中谈到,不是要盲目地鼓励人们献血,而是要用技术为捐血者创造一个放心舒心暖心的环境,用技术让血液在社会的血管里良性流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而技术对社会的变革却往往由细节开始,对生活的浸润也在点滴间发生。在越来越多地方,这样的改变已经悄然到来。

在遥远的哥斯达黎加热带丛林,身材小巧的蜘蛛猴对于当地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走向濒危边缘,蜘蛛猴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Rainforest Connection(RFCx)雨林保护组织成立,志愿者将旧手机升级改造为太阳能雨林监听设备,分散部署在丛林深处。全天二十四小时,监听设备一旦发现盗伐异响,便会通知护林员。这张由电子设备和数据搭建起的天网,充当起了雨林保护者的角色。

雨林受惠于技术,而在雨林之外,无数女性有了技术的帮助,也才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宫颈癌的威胁。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疾病之一,中国每年有十多万人罹患宫颈癌,但医疗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医生数量也存在不小缺口。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帮上了忙,AI辅助宫颈癌早筛的可靠率甚至达到了专家水平,边远地区的女性也有可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这些案例身上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找到了技术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点,它们每前进一步,生活在世界某个角落的一群人的境遇就会被改善一些,我们的社会也就被向前推进一小步。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