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云计算时代的数据库之战

发布时间:2019-06-06 21:01:26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钛媒体
导读:云计算无疑是今天名列第一的计算趋势 ,在数据库领域同样如此 。客户越来越喜欢云模式的按计算、弹性和几乎无限的规模扩展以及低成本的安装和管理 。时任微软SQLServer中国研发团队总经理的Prakash Sundaresan 孙博凯(现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在

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阿里云 PolarDB除了在基于数据页维度的并行性能提高上下足了功夫,还对物理复制中的必要流程进行了相关的优化,以在MTR日志中增加了一个长度字段为例,这个简单的优化操作节省了将近60%在日志解析阶段所消耗的时间成本。此外,通过复用Dummy Index内存数据结构,减少了其在Malloc/Free上的开销,从而达到提高复制性能、降低时延的目的。

回归理性,探索云原生数据库的未来

云原生数据库在近些年掀起的近乎燎原之势主要得益于在其在成本层面和支持云服务层面的优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眼下的云原生数据库还没有步入真正的成熟(技术、市场)阶段,无法真正取代市场对传统数据库的需求。

眼下大多云计算厂商所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市场目标在于在自家产品的云上提供服务,而不是作为传统软件卖许可证。因而,对于很多打算摆脱Oracle欲采用国产数据库,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目前没打算上云的用户则错过此类产品。

另一方面,缘由云计算供应商所开发的数据库只能在自家的云上提供服务,对于大多数独立软件商来说,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类似传统的、独立的关系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可以在各个云计算平台上运行,因而目前仍停留在“云优先”的战略之中,即并非要求企业自动的全“云”化,而是依据业务延伸的需要实时更新和优化企业云战略部署,逐步实现企业“云”化。

以工商银行最近公布的最新集采、供应商为例,甲骨文以9693.9万元入围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类软件产品升级保护项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传统商业数据库仍具备着相当的不可取代性,云原生数据库是大趋势,但数据库云上之路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最后,目前云计算厂商主要业务为提供云服务,而云计算供应商在云上一般会提供多种数据库平台,例如MySQL、PostgreSQL以及自研的数据库。云厂商自研的数据库只是其中一种,只是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并不见得有真正的优势。

从技术衍生阶段的角度来看,云数据库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是数据库的服务化,提供一个好的运维,做好数据库的体检与服务;第二是改进引擎,针对云的基础设施来提高它的性能和可靠性;第三是自研引擎,自研引擎的含义是基于云设计,拥有着极高的性能/极大的规模/极高的可靠性。

以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占主导地位的阿里云为例,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总监曹伟告诉钛媒体,“目前阿里云正处于第三阶段,在拥有100多项专利的同时,还在去年的VLDB和今年的SIGMOD两大数据库全球顶级数据库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明星产品阿里云 PolarDB自2014年立项研发至今,在5年的时间里,PolarDB迭代过程让未来的云原生数据库的模样逐渐清晰,即一个数据库既可满足当下多类数据库混合使用效果,又在自研能力和资金优势基础之上以产品为契机,进而实现数据库OLTP(联机事务处理)与OLAP(联机分析处理)一体化设计,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所需的IT设施架构实现变革性的进化。

在传统商业数据库落后于国外之下,布局云原生数据库或许能让中国未来在数据库领域扳回一城。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 起搏器无需电池,以心跳释放能量持续供能
  • 云计算巨头“抢滩”东南亚 阿里云、UCloud输出“中国范式”
  • 4+7后,仿制药企业的研发核心竞争力将会有哪些改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