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球发布AI-Native数据库 已大量应用于金融环保等领域
华为今日于北京面向全球发布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数据库GaussDB和业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 8.0。 在产品层, GaussDB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分布式数据库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自运维、自管理、自调优、故障自诊断和自愈,而且是业界首个支持ARM架构的企业级数据库,通过异构计算创新框架充分发挥了X86、ARM、GPU、NPU多种算力优势。 FusionStorage 8.0则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分布式存储性能业界第一,并且首次实现了一套存储可同时支持块、文件、对象、HDFS协议,并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存储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本次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指出:“人类正在进入智能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力,异构、智能和融合的数据库将成为金融、政府、电信等各行业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柱。华为将秉承“数据+智能”的理念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华为将继续携手客户、合作伙伴联合创新,积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上图为:华为常务董事、ICT 战略与 Marketing 总裁汪涛 GaussDB:全球首款AI-Native数据库 GaussDB 是业界首款 AI-Native 数据库,也是业界首款支持 ARM 架构的企业级数据库。拥有两大革命性突破: 一是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分布式数据库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自运维、自管理、自调优、故障自诊断和自愈。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负载场景下,基于最优化理论,首创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调优算法,调优性能比业界提升 60% 以上; 二是通过异构计算创新框架充分发挥 X86、ARM、GPU、NPU 多种算力优势,在华为实验室采用权威标准测试集 TPC-DS 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其性能比业界提升 50%,排名第一。 此外,根据用户需求不同 ,AI-Native 数据库分为五个等级: AI Advised,利用外挂 AI 引擎给出数据库优化建议,减少数据库管理员的负担; AI Assisted,数据库内置 AI 引擎,实现在线辅助优化,提升数据库管理效率; AI Enhanced,一方面将 AI 植入数据库内核组件、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库自优化; AI Enhanced,一方面将 AI 植入数据库内核组件、核心算法和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库自优化; AI Designed,通过 AI 技术实现数据库的设计、验证、开发,达到全场景智能和普惠 AI 的目的。 此外,GaussDB还支持本地部署、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种场景。在华为云上,GaussDB为金融、互联网、物流、教育、汽车等行业客户提供全功能、高性能的云上数据仓服务。 FusionStorage 8.0:业界性能第一的分布式存储 同时推出的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 8.0,则实现了三大创新突破: 第一,分布式存储性能业界第一。单节点性能高达16.8万每秒读写速度(IOPS)和1毫秒以内时延,在业界标准测试SPC-1中排名第一,首次让分布式存储也可以承载企业关键应用。 第二,首次实现一套存储同时支持块、文件、对象、HDFS协议,一套存储可支撑一个数据中心。 第三,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存储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资源规划、业务发放、系统调优、风险预测、故障定位等方面实现智能运维管理。 创新应用是根本:金融、能源、环保领域得到大量应用 华为同时通过大量案例展示了上述新品在金融、航空、环保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金融领域,确保金融安全是金融行业的永恒目标 ,传统风控系统由于无法保证百毫秒的计算,而造成风控的不确定性,而应用了FusionStorage 8.0技术则可以帮助实现智能风控,在30S内完成海量数据的计算。 在能源领域,2018年的青海,已实现了连续9天的清洁能源供电,全省用电实现了零排放。其核心是华为与青海电力公司数据中心合作,让发电、用电的准确预测率达到97%以上。 在环保领域,通过AI+数据+智能技术,在复杂的热带雨林中安装接收设备,并对雨林中复杂的音频进行处理,及时发现电锯与卡车的声音,从而保护雨林环境,防止乱砍乱伐事件的发生。 据汪涛介绍:“目前,华为GaussDB数据库和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服务于1500多个客户,拥有500多家商业合作伙伴,并广泛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政府、能源、医疗、制造、交通等多个行业。” 截止今天,华为云已经发布了13款数据库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云上数据仓服务。华为FusionStorage已服务超过1500家客户,在IDC 2018年中国区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稳居第一。 至此,华为通过AI战略正在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层,无论是在存储能力、数据能力以及本身就极强劲的网络及通信能力,让华为ICT能力更加强劲。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