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艺复兴”:集卡游戏是如何重获新生的?
更先进的打印技术也使更快的产品迭代成为可能。当赛事中发生重大新闻,例如LA天使队球员Tommy LaStella、Mike Trout和Shohei Ohtani连续三次击出全垒打,Topps就会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设计一张卡片,并提供24小时内限时购买的窗口,而实体卡几天内就能完成打印并送到用户手上。 “现在我们可以在几天内就送一张卡片给你,内容就是几天前的比赛,人们不再需要等个一年才能得到纪念品,”Luraschi表示,“这非常适合这个即时满足、即时消费的时代。” 销量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根据Topps的报告,实体卡业务在过去三年里连续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过去四年中,实体卡业务整整增长了一倍。 尽管获得了如此成功,Luraschi也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教训。“我们不想让市场供过于求,这是三十年前悲剧的根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市场的平衡,让它成为一个理性的收藏市场,并把已经离开的收藏者们吸引回来。” 数字vs实体,听听老玩家怎么说 当然,数字卡片远没有到人人都爱的地步。甚至,仍然有粉丝唾弃这种形式。 这不难理解,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简单点击一下手机屏幕带来的快感,远不能和亲手撕开一副纸牌时的兴奋相提并论。Twitter上,仍然有很多球迷坚持使用实体卡,而对BUNT完全没有兴趣。 ![]() 但另一方面,即使是骨灰级的“老一辈”收藏者,也有可能被BUNT吸引,例如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卡片的George。 “小时候我妈妈会让我去市场上买烟,剩下的零钱我可以自己留着。我们家并不富裕,五毛钱对我来说已经是巨款了。作为一个超级棒球迷,1975年Topps的包装吸引了我,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集卡。” 后来,George结婚生子,调整了生活的重心,渐渐停止了收集卡片,但他仍然留着那些旧收藏。“偶尔我还是会在当地的展览上花几块钱买一些,或者从孩子们那里收到几张卡片作为圣诞礼物。”George说。 而现在,说到实体卡,George对那些新发行的卡片没有兴趣,“我发现收集者们又回到了‘它到底值多少钱’的心态,就像三十年前一样。”因此,比起各种新花样,他更喜欢自己的那些旧收藏。 但BUNT对George来说绝对是有吸引力的,“一个狂热的收藏者,加上免费的APP,再加上技术极客的身份,实在是一种幸福。数字卡片对我的吸引力肯定和实体卡片不一样,但我仍然欣赏它们作为艺术,作为收藏,以及作为一种新的消遣的价值。” ![]() 还有Ethan Strange,他在1999年,也就是泡沫破灭后的那一年开始收集卡片。当时,他收到了一盒Topps的棒球卡作为圣诞礼物,从那时起,Strange沉迷其中,“我这辈子开的第一张支票就是在卡片商店里花出去的6美金。” 和他之前数百万的孩子一样,Strange长大后就不再喜欢集卡,他上了高中和大学,专注于“电子游戏和其他爱好”。但在2012年,BUNT上线时,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了。 “BUNT重新激发了我的集卡热情,现在我不仅在BUNT上玩数字游戏,也开始重新收集实体卡片。我每个月都会买几包卡,甚至当新品推出的时候,我会每周买几包。” “我喜欢数字集卡的一点在于,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Strange补充道,“我喜欢BUNT的交易功能和社区感,就好像你家附近有一个专门卖卡片的小商店一样,这种体验非常好。” 像George和Strange这样的收藏者还有很多,对他们来说,实体卡片的吸引力是不可取代的,但数字卡片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同样有其优势。正是像他们这样的用户,一方面造就了数字卡片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让实体卡片生意重获新生。 来源:游资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