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网络游戏 > 网页游戏 > 正文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发布时间:2019-07-05 20:36:23 所属栏目:网页游戏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在很多ACG作品中,“僵尸”是一种非常不科学,但又受人喜爱的文化元素。 从CAPCOM最早于1996年出品的游戏系列《生化危机》,到武井宏之自1998年开始在《少年JUMP》上连载的漫画《通灵王》……只要是这些ACG作品与惊悚恐怖、灵异玄幻沾点边,各式各样的僵尸

  就在《我是传奇》小说推出14年后,知名电影导演乔治·A·罗梅罗拍摄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独立恐怖电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讲述了一种神秘的传染病横扫美国西海岸,几位男女为了逃避丧尸的攻击而发生的故事。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以《我是传奇》中的吸血鬼形象作为原型,乔治·A·罗梅罗在《活死人之夜》中创作出了智力低下、行动迟缓、会成群结队攻击活人的丧尸形象,而且还加入了被咬伤也会变成丧尸的设定。虽然有许多专业的影评人,都认为丧尸的形象其实是象征了1960年代被压抑的资产阶级,但对于当时广大普通的观众来说,《活死人之夜》在感官上所带来的恐怖体验确是前所未有的——11.4万美金的创作成本,全球3000万美金的票房收入,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至此,现代文创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丧尸形象基本形成。从万圣节各种年轻人的丧尸cosplay,再到迈克尔·杰克逊在《Thriller》MV中的丧尸扮相,原本知识存在于宗教和民间恐怖传说中的丧尸,随着大量文创作品的创作和改造,逐渐成为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正因为丧尸这种文创形象能够给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带来极大的恐惧感,于是在ACG的世界里,这种不死生物同样成为了内容创作者常用的文化元素。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日本游戏厂商CAPCOM于1996年推出的游戏系列《生化危机》(日版名:バイオハザード / BIOHAZARD,英文版名:Resident Evil)了。

  与许多影视作品中的丧尸一样,《生化危机》故事中出现的丧尸浪潮,都是因为病毒的爆发而引起的。在被丧尸抓伤、咬伤之后,正常人类都会在死亡后转化成丧尸,而最行之有效将其彻底制服的方式,既是用枪械、钝器等武器,甚至是赤手空拳的体术攻击,摧毁丧尸的大脑。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作为一款游戏,《生化危机》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成功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它在丧尸的经典设定基础上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比如曾经让玩家们无数次“GAME OVER”的丧尸犬,就是普通犬类感染T病毒后的变异产物;又比如植物丧尸,唯一彻底杀死这种不死生物的办法,就是要用火焰喷射器将其烧成焦炭;再比如游戏《生化危机7》中登场的菌兽,这种拥有强大攻击力的有机体,其实是由无数的菌丝而形成。

  在丧尸元素的使用频率已经可以说是“泛滥成灾”的今天,如何让作品保持必要的新鲜感,显然是每一部丧尸类ACG作品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3年,由顽皮狗工作室(Naughty Dog)开发、索尼发行的PlayStation独占游戏《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正式发售。除了因为超高的游戏质量获得全球游戏媒体、玩家的一致好评外,这款游戏在丧尸的设定上,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毁灭世界的已经不是老套的丧尸病毒,而是一种能够寄生在人类身上,并变成有着较强攻击性且以健康人类为食的虫草菌,并由此衍生出了独特的怪物以及一系列令玩家耳目一新的游戏玩法。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在动画界,彻底杀死类似丧尸这样不死生物的方式,也不一定必须是爆头。2016年WIT STUDIO原创的“倒A档”动画《甲铁城的卡巴内瑞》,就在传统丧尸作品的基础上,重新创作出了唯一弱点是心脏、且心脏被钢铁皮肤包裹的不死的怪物“卡巴内”。

  虽然这部作品在故事及世界观设定上只能算得上是旧瓶装新酒,但在已经非常成熟的内容套路上加以个性化的改造和创作,也不失为快速让作品受到外界关注的做法。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虽然丧尸这种文化元素最初是与“惊悚”、“恐怖”这样的关键词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不过随着大众流行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类文创作品不断地取材创作,丧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可怕了,它甚至还能利用各种元素的混搭,让这种经典文创形象释放出全新活力。

  2012年4月,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服部充原作漫画、由Studio DEEN负责制作的新番《散华礼弥》开始播出。正如该作品的名称在中国台湾地区被译为“僵尸哪有那么萌?”那样,《散华礼弥》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二次元美少女、萌元素与经典的丧尸形象进行结合,由此创作出了一部独一无二的恋爱题材动漫作品。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而改编自七度鱼原作漫画、腾讯动漫从2013年开始推出的系列网络动画《我叫白小飞》,则是将中国网络文化和经典的丧尸元素进行了融合,从而创作出非常具有“网感”的国产网络动画,让丧尸的形象从一种“舶来文化”开始变得“接地气”。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另外,2018年10月开始播出的人气新番动画《佐贺偶像是传奇》,则破天荒地将丧尸与日本偶像文化结合在了一起,成功塑造出了“Fran Chou Chou组合”那几位个性鲜明的丧尸偶像,并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少女梦想的励志故事。

ACG作品里的僵尸,是如何“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依靠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碰撞,从而创造出全新丧尸形象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最初的宗教信仰开始,再到如今的多样化发展,丧尸随着大众流行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摆脱了最初给大众们留下的恐怖印象,已然成为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在未来,我们势必将能看到更多有趣的丧尸设定,而这些文化层面上的创新,势必也让包括ACG在内的所有文创作品,在内容创作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游民星空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