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5G进入新起点 芯片格局生变 领军者如何承担起生态使命

发布时间:2020-11-16 13:23:30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经济观察报
导读:近日,展锐举办了秋季线上发布会,公布了搭载展锐5G芯片的联通第二代5GCPE VN007+、展锐5G射频前端完整解决方案、面向5GR16的NB-IoT芯片V8811、智能座舱芯片解决方案A7862、国内首颗车规级双频定位芯片A2395、旗舰级智能手表平台W517等一系列新品。同时,CEO

近日,展锐举办了秋季线上发布会,公布了搭载展锐5G芯片的联通第二代5GCPE VN007+、展锐5G射频前端完整解决方案、面向5GR16的NB-IoT芯片V8811、智能座舱芯片解决方案A7862、国内首颗车规级双频定位芯片A2395、旗舰级智能手表平台W517等一系列新品。同时,CEO楚庆首次公开了一个新的企业战略——“打造人民的数字世界”。

“大多数人的需要就是人民的需要,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楚庆表示,“数字世界有两个非常基础的元素,一是连接,二是智能, 这两个元素会在我们所有产品里普遍存在。连接和智能是未来科技的两面旗帜,也是展锐产品及技术发展的两大指向。”

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

新产品、新战略的背后,是楚庆自2018年12月履新后,对公司进行战略、制度、管理文化的一次彻底变革。展锐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基带芯片供应商,正在5G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中行进。

从整个5G发展进程来看,展锐的5G芯片产品的发布是超前的。最新发布的NB-IoT芯片新品面向5G R16标准,今年7月3日, 国际标准组织3GPP刚刚冻结R16标准,相比前一代标准R15, R16标准对5G的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能力进行了部署。中国5G由此行至一个新起点。

5G时代

展锐是随着通信标准的迭代而成长起来的,并在5G时期,面向着一个新的生态和环境。2019年中国5G商用以来所推出的所有应用,都是基于5G的eMBB功能,俗称“大带宽”,例如5G手机用户的直观体验是网速快,几秒钟下载1部《王者荣耀》游戏,但有用户却表示“5G手机如此之快,但并不知道用来做什么”。

这是公众对5G普遍的疑惑。其实5G相对于4G,最革命性的变化并不是速率的提升,从3G到4G时代,每一代通信技术都在提升速率,从小灵通、翻盖手机、到智能手机,通信技术已经极大满足人与物的连接场景,手机具备了电话、相机、个人计算机的功能,内容从QQ、微博、微信到短视频,人与人的通信资源被充分利用。

到了5G,通信能力开始从人延伸到物,当初国际组织定义5G三大场景之时,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就是为连接物与物而设定的。如今,R16标准的冻结,意味着5G的后两项能力具备了发展基础。

眼下,5G终于能打破传统的通信方式,以更高速率、更大带宽、更强能力的空中接口技术,最终指向一个万物互联的社会。

可以想象,未来每一个人的家里,可能会拥有10个以上的智能终端,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冰箱、智能电灯、智能空调、智能监控;一座城市里,将有智能的交通系统、电力、水利系统,物联网将连接起上百亿乃至千亿的设备,大到楼宇建设,小到一个灯杆、井盖,都形成互联,实时地感测、分析、整合城市的信息。物与物一旦实现连接,这些智能社会、智能工厂将走进现实。

5G技术的商用,是构建智能社会的基础设施,它为万物互联的社会,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5G正在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可以说谁在5G方面领先,谁就优先构建智能化的社会。

中国的5G时代已经来了,工信部在7月24日表示,截止6月底,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40万个 ,5G来得很迅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在今年11月发布数据表示, 今年中国已经建成了近70万个基站,这个数字基本上是中国之外全球5G基站总量的2倍多。而根据公开数据,在2020年,中国5G手机销量已经突破8000万。

薄弱环节

5G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构建包含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通信运营商、设备商、内容商正在积极推进。工信部研究院直属单位赛迪顾问曾表示,从5G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来看,基站和终端等主要环节发展较为成熟,但芯片等对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比较薄弱。

无论对5G还是整个电子产业,中国的芯片是个既关键又薄弱的环节。眼下中国大力扶持芯片业,从产业基金布局,到二级市场的升温,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在不足20天内过会上市,并获得超400亿募资,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也于今年火速上市,由国家队、外资共同为之输血。

从产业面来看, 在5G产业链上游,基带芯片可谓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以手机为例,在手机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芯片组,一是负责执行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的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另一个则是运行手机射频通讯控制软件的处理器BP(Baseband Processor)。BP上集成着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负责处理手机与外界信号通讯,为了减小体积和功耗,通常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会被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统称为基带芯片。

不只手机, 在5G时代,基带芯片还是所有物联网设备的“灵魂”,从手机到通信基站、汽车、家电、穿戴设备、工业设备等,构建5G的整个过程中,基带芯片起着关键支撑作用。

“玩家”寥寥无几

而放眼全球,供应商寥寥无几,5G芯片已是一个“玩家”极少的顶级俱乐部。

2019年4月,中国实现5G商用的前一个月, 英特尔随即宣布退出 5G 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自此, 全球 5G 格局基本成型,能提供5G基带芯片的企业,只剩下高通、三星、联发科、华为、展锐这五家。

英特尔宣布退出的同时,高通与苹果之间的专利纠纷终于达成和解,后两者关系的绑定,意味着英特尔将失去大客户苹果,面对5G的巨大投入,英特尔选择退出芯片市场。

更高的技术和投资门槛,意味着只有少部分有积累实力的企业才能参与其中。联发科曾在2019年11月表示,推出首款5G芯片的前半年,是团队最艰难历程。尽管联发科曾是4G时代的翘楚,已经完成了400多款4G手机芯片的量产,并完成了首款5G基带芯片,但公司认为,整整一年都处于爬坡阶段,5G复杂度是4G的5-10倍,相较于4G,公司在5G上的投入倍数增加。

研发基带芯片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比处理器更高。从技术端方面来看,5G 的终端复杂性比4G更高。5G的运算复杂度上比 4G 提高了近10倍,存储量提高了5倍。

在硬件上,5G 芯片需要同时保证 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 多种通信模式的兼容支持,同时还需要满足运营商 SA 组网和 NSA 组网的需求。

在适应性方面, 5G基带芯片必须是一个在全球各个区域都能使用的通用芯片,可以支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频段,这使芯片设计极为复杂;除了标准和硬件的挑战性, 5G 的功耗也是一个必须要攻克的难题,5G终端的处理能力是4G的五倍以上,但随之而来是如何平衡功耗和系统散热的问题。

同时, 这一领域也需要依靠在通信技术上的长期积累,仅仅是对2G、3G、4G兼容这一项要求,就足以让大多数厂商望而却步。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