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I-1000XM2颈挂式降噪耳机评测:主动降噪让发烧友「爱不释耳」
当耳机发烧友们购买设备时,一款耳机如果想要入其“法耳”,必须拥有的一项技能便是降噪,一款耳机能否多大程度上识别并削弱噪音,输出高品质音频,将会决定它的市场定位以及受欢迎程度。 当下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在市面上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影响耳机真正口碑的,能够体现一款耳机真正实力的,在于其主动降噪的能力。今天咱们来介绍一款由致力于提供发烧级音质的索尼公司研发的最新产品 WI-1000XM2 。 极简商务风设计外观 简约低调不奢华 该产品继承了上一款WI-1000X的“旗舰style”,沿袭商务极简风。整体设计上走“简约低调不奢华”路线,十分具有内涵。正是如此,逐渐让人们越来越对索尼的产品更加具有亲切感。 索尼WI-1000XM2包装充分利用到了小小的空间,收纳包、可替换耳塞6组、type-c充电线、双3.5mm航空转接插头、3.5mm音频线。 对比苹果旗下AirPods Pro,索尼WI-1000XM2与生俱来的颈挂式设计方案,首先在佩戴稳定性方面,优于入耳式设计的AirPods Pro。 AirPods Pro虽然为入耳式设计,但是由于采用真无线形态,如遇剧烈运动环境、或极具颠簸的场景,它极易从用户耳中脱落。 索尼WI-1000XM2颈挂式设计,在耳塞采用入耳式设计的基础之上,仿佛加固了一层“安全锁”,即便耳机脱落,也能马上拾起,重新佩戴。 对于 索尼WI-1000XM2 外观带来的感官而言,如果10分为满分,小编可以打到9分以上,剩下的一份则希望下代产品继续努力,带来更加惊艳的设计语言。 主动降噪功能体验 层出不穷的黑科技 一款产品的整体好坏程度,更多是要与实际性能结合,正如开篇介绍,索尼WI-1000XM2与生俱来的主动降噪功能。 索尼在发布第一代产品WI-1000X之后经过了两年,才发布了第二个版本WI-1000XM2,前者在上市之初因其设计体验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获得耳机发烧友们的称赞,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不少。 首要亮点为搭载全新的QN1和启用LDAC 编码支持,并且与AptX和AAC编解码器的兼容性确保提升蓝牙连接性能。采用更为先进的降噪算法,索尼直接声称它在减少外部声音方面比以前的型号高达四倍升级。 其次亮点为拾音孔的独特用法以及SENSE ENGINE 技术和气压调节功能。索尼WI-1000XM2的一个精巧设计是在耳机腔体上的小孔内放进了一前一后的两颗反馈麦克风。 搭配与索尼顶级耳罩式WH-1000XM3耳机相同的QN1处理器,噪声由两个麦克风收集,并由QN1产生的高清反相信号抵消,以实现高噪声消除效果。 AirPods Pro这款苹果最新真无线蓝牙耳机主动降噪技术,利用两个麦克风和苹果先进软件算法使声音适应每个人的耳朵。苹果AirPods Pro第一个麦克风通过抗噪来抵消外部的声音,从而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第二个麦克风通过检测残留的噪声来微调噪声消除。 索尼WI-1000XM2拾音孔与QN1芯片搭配起来的“组合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界噪音,该处理器具有大气压力优化功能,这确保了在飞机机舱中也能提供出色的聆听体验。 而且索尼官方为WI-1000XM2提供了APP功能支持,用户可灵活开启“自适应声音控制、环境声控制、降噪优化器”等功能,AirPods Pro没有适配任何APP。这也意味着,AirPods Pro主动降噪技术或许优秀,但索尼WI-1000XM2或许更趋于完美。 戴上索尼WI-1000XM2后,与朋友搭腔对话,如果开启降噪功能,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马什么梅”经典片段,可能再次重演。而佩戴AirPods Pro边听歌边听朋友说话,则只会感觉到「隐隐约约有听说」。而在人声较嘈杂的室外、室内场景,同事也表示WI-1000XM2的降噪效果也更加出色一些,基本可以消除人声。 为了进一步确认主动降噪性能,小编继续拿索尼WI-1000XM2试听着毛不易的《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一旁电视里播放着《庆余年》,几乎听不到电视中的任何声音,依旧沉浸在被毛老师原声支配的氛围里。 多场景稳定佩戴 高中低音频表现优秀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