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到底什么是“授时”?
只要设置了目标NTP服务器的IP地址,本地计算机就可以实现时间同步。 NTP配置界面 7.卫星授时 前面我们介绍的都是地基的授时方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在最流行的天基授时方式,也就是“卫星授时”。 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百度、高德这样的导航和定位App。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些App之所以能实现导航和定位,是因为手机能够和卫星通讯,使用卫星提供的服务。 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卫星系统,我们称之为GNSS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大名鼎鼎的GPS,是美国的GNSS系统,也是全球最早的GNSS系统。而现在名声大噪的北斗,则是我们中国自主研发和建设的GNSS系统。 同样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GNSS系统,还包括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和欧洲的Galileo(伽利略)。 除了全球性的卫星系统之外,GNSS还包括一些区域性的系统以及增强系统。 很多人并不知道,GNSS系统除了定位和导航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授时。 GNSS三大核心能力,通常简称为PVT,也就是Position(位置)、Velocity(速度)和Time(时间)。 那么,GNSS是如何实现授时的呢? 在每一颗GNSS卫星上,都配备有原子钟。这就使得发送的卫星信号中包含有精确的时间数据。通过专用接收机或者GNSS授时模组,可以对这些信号加以解码,就能快速地将设备与原子钟进行时间同步。 相比于前面所说的长波、短波、网络等授时技术,GNSS卫星授时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首先,GNSS授时的精度更高。 以北斗为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叫做BDT。BDT属原子时,可以溯源到我国国家授时中心的协调世界时UTC,与UTC的时差控制准确度小于100ns。 各授时方式的授时精度对比 除了精度之外,GNSS卫星授时还有先天的覆盖优势。 长波、短波地基授时,都有物理传播距离的限制。如果遇到高山等环境阻隔,传播距离将进一步缩小。 而GNSS卫星授时在覆盖能力上明显要强得多。尤其是针对远洋航海及航空航天场景,GNSS卫星授时更是优势明显。 ▉ 授时服务的应用场景 说了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精度这么高的授时服务呢?难道只是为了方便网购秒杀吗? 当然不是。 以我们人类的生理极限,毫秒级精度就已经足够用了。像GNSS这样的高精度授时,主要用于高科技领域。 人类竞技运动,一般只精确到毫秒级 最早期的高精度授时应用需求,来自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飞行器,往往以极高的速度飞行。如果没有精准的时间同步,就无法对飞行器的准确位置进行确认。 尤其是太空对接等场景,如果两个飞行器的时间不同步,那么距离就会差之千里,飞行姿态也会存在巨大误差,最终导致严重事故。 除了科研领域之外,随着高精尖科技逐渐在各行各业落地,很多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系统,也有了高精度授时需求。例如电力系统、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等。 电力行业为什么会要求时间同步? 很简单啊,我们用的都是交流电,交流电中的电流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当不同的电网设备进行并网时,如果时间不一致,你波峰波谷就不一致,轻则带来多余的能量损耗,重则直接短路,毁坏设备,瘫痪电网,造成大规模停电。 电网设备 金融领域同样依赖时间同步。 现在我们都是数字化金融,所有的交易都通过电脑和网络进行。系统时间不同步,很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错过机会。不同步的时间,也有可能被黑客利用,给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所熟悉的通信系统,同样离不开高精度授时的支持。 通信基站的切换、漫游需要精准的时间控制,对同步精度的要求高,也需要足够的稳定性。以TD-LTE为代表的TDD时分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更高,系统时间同步要求在±1.5μs。 我们现在使用的5G,基本上也是采用TDD时分复用模式。在大速率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极高。如果通信设备之间时间不同步,将影响时隙和帧,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