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的优势与短板
由此,H、中兴通讯等才能在起步之初不被跨国公司一口吞并,民族电信设备业的萌芽才不至于被连根拔起。其后,H 在发展中匮乏资金,早期阶段还得到了电信企业的融资支持。而且早期国产设备问题不少,但在国家意志下,运营商硬着头皮用,采购国产设备支持国产厂商,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螺旋式提升,完成了从没法用,到堪用,再到好用的转变。这才使中国设备商积累了第一桶金;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入亚非拉,积累了挑战跨国巨头的实力。 在海外市场的扩展中,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H 和中兴之所以在早些年能够在海外攻城略地,主要是受益于国家政策和中国商业网络的扩张。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 2004 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国有银行陆续向 H、中兴提供了高额出口信贷,进而引欧盟双反调查。 以国开行为例,从 2004 至 2009 年向 H 的客户提供 100 亿美元信贷额度,2009 年到期之后,其又将这一额度提升至 300 亿美元。同时,2010 年年中,H 副总裁胡厚昆在公开信中称 H 的客户共使用了国开行的 100 亿美元额度。类似的,国开行与中兴也签署 150 亿美元《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主要也是为了满足购买中兴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的海外客户的融资需求。也就是说,H 和中兴在海外扩张,高度依赖国家政策扶持,等于是海外客户即便囊中羞涩,也可以从中资银行借钱买 H 和中兴的设备。 由于面对中国政府的组合拳束手无策,西方国家只能用“双反”调查和“嘴炮”来应对——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霍赫贝格就直言,H 增长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它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了 300 亿美元信贷额度的支持,这使得 H 可以给顾客提供比竞争者更优厚的资费条件。 以史为鉴,中国政府这种支持力度,是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不可能给予的。 再来看中国市场,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在 4G 时代,中国的基站数量超过全球 70%。由于 5G 基站覆盖偏小,组网成本和维护成本偏贵,西方国家运营商更没有动力去大规模普及 5G 网络,而中国运营商会在行政指令下在城市实现 5G 连续覆盖。 当下正处于后疫情时代,为了刺激经济,国家开展新基建,这等于是国家印钱投资 5G,虽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通货膨胀,并进一步促进房价上涨,但可以对 5G 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而在 5G 时代,中国 5G 基站数量 VS 外国 5G 基站数量的比例会比 4G 时代更加极端,这种万亿级别市场规模是全球任何一家国家都无法复制的。(当然,铁流一贯的观点是,现阶段还是应当小规模推广,改进提升技术,等解决 3 倍成本、三倍功耗、三分之一覆盖的问题之后,再大规模推广,大规模推广不成熟的技术只会导致资源浪费,只能让利益集团获利。中国 4G 建设比国外晚了几年,不照样非常成果么?)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