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互联网时代要来了?各国争相布局,赛道越来越挤……
今年3月,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其中提到,本质上来讲,量子中继器是一种小型的专用量子计算设备,它必须能够有效地捕获和处理量子信息,并将其存储足够长的时间,以将信息传输至数千公里之外。 金贤敏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量子中继器走向实用化的关键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混合架构的、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宽带量子存储网络,这对于量子互联网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该成果已于今年上半年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发表。 金贤敏进一步指出:“构建可实际应用的量子存储器,挑战来自于需要同时满足高存储带宽、长寿命、高效率和低噪音等指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工作,这是艰难而又意义深远的一步。” 在量子技术日趋成熟和接近商用的今天,我国的量子技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未来,我们期待充分挖掘基于实际可用的量子中继器的量子互联网,能够通过构建更多节点和提升节点性能的方式,使得量子互联网具有完全可扩展性和丰富的量子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全球量子互联网。”金贤敏如是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