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5G 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发布时间:2020-08-19 14:15:29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自2019年6月中国5G牌照发放至今,已一年有余。因此,2019年也被成为中国5G的商用元年。而在这一年多以来,5G相关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等,被各个领域炒的火热。到目前为止,从移动端个人消费者来看,对于5G的感知可能就是5G手机开始上市,通信运营商推出5G套

自2019年6月中国5G牌照发放至今,已一年有余。因此,2019年也被成为中国5G的商用元年。而在这一年多以来,5G相关的概念、技术和应用等,被各个领域炒的火热。到目前为止,从移动端个人消费者来看,对于5G的感知可能就是5G手机开始上市,通信运营商推出5G套餐,除此之外并没有出现5G技术所宣称的那些“耀眼”的改变。

实际上,普通民众的这种“无感知”是正常的:其一,当前的4G网络已覆盖和满足了大量的移动应用,5G并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更多优势;其二,5G网络建设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接近或达到当前4G网络的连续覆盖水平至少还需要2~3年;其三,业界公认的5G应用方向是从产业互联网开始,譬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包括无人驾驶)、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基础产业领域。然而这种“无感知”,并不代表5G与消费领域的弱关系或无改变,恰恰是因为从产业改变开始,最终将影响并改变普通民众的消费观念、方式和体验等。

5G将如何改变消费的核心观点:

1)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构5G影响并改变消费领域的逻辑关系:消费互联网之于产业互联网,如同冰山一角之于水下冰山的关系与区别;

2)中国社会的新消费升级与5G应用与发展的历史性碰撞,会推动以消费互联网为重心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迁移;

3)后疫情时代,5G将加速非接触式经济的发展与崛起。

一、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构5G影响并改变消费领域的逻辑关系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da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体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代表了消费领域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代表了产业领域的现状。

产业领域的现状改变,其目标在于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产业领域就要从先进生产力上找“抓手”。众所周知,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在消耗工业文明留下的红利,直到信息技术浪潮扑面而来,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又如发现了“新大陆”(新的技术发展红利),而信息技术发展至今,5G技术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先导性和引领性技术。因此,产业领域高质量和高效益发展,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关键技术,将落在以5G技术为代表和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全球主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展开5G战略部署的关键所在。

关于大力推动产业领域的变革与发展,近些年国家来一直都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从供给侧改革到中国制造,再到今年最火热的“新基建”都属于推动产业变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尤其是中国制造和新基建,都将5G作为引领性技术予以重点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曾表示,“5G是全球科技革命中的引领性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5G也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不仅将激发新型消费和投资、促进就业创业、解放生产力,还将重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治理,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交通、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造就了工业化时代的奇迹,新一轮工业革命则需要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移动网络的现状,促进数据要素的生产、流动和利用,还将让各行各业能够更便于联通协同、提供服务,带动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艾瑞咨询《2020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这样阐述:“1970年后信息科技突飞猛进,在美国工业体系内出现了诸如:通信,计算,检索等新系统,美国工业智能化的第一步电子化就此展开。随后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与劳动力小时时薪增速剪刀差逐年扩大,此轮技术红利美国一直受益到今天。而此轮技术红利在中国被用于解决用户端和消费端的核心矛盾(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业效能问题被搁置。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效能问题已变得尤其突出,消费端用户体验的改善,加之民间信贷杠杆的提升,中国消费型社会的转型实质上已有一定成效,只是意识上还有断层。而这种状况会加剧供给端的问题,所以未来很长时间内,解决生产端的问题都将是产业发展的主线。”

由此看来,中国消费互联网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解决的是末端消费的核心问题,包括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与用户体验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产业领域,尤其是产业互联网并未得到有效的发展,尤其是企业与行业领域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等,也都是近年来才被越来越广泛的企业所认知,并予以重视的。可以说是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倒逼产业进入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

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得到满足,必须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开始,而产业发展,相关企业和领域必须进入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比如与居家生活紧密相关的零售消费领域,要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对应的产业就必须进行“工业互联网”构建。同时,生活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能源与电力互联网、水利与消防等都需要重构。此外,与每个人相关的医疗、教育、出行都将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打造与升级,诸如智慧医疗(远程医疗)、智慧教育(在线教育)、智慧交通(车联网、无人驾驶、车路协同路网改造等)。

综上可见,消费互联网之于产业互联网就如同,冰山一角之于水下冰山的关系与区别。时至今日,消费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要想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就必须从产业互联网着手,尤其在传统产业领域要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5G技术以其超大带宽、超低时延与超大规模连接等能力,加速产业领域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中台与智能化业务中台的打造,并最终实现产业领域高质量与高效益发展。这就是基于当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5G如何改变消费的核心逻辑关系。

二、中国社会的新消费升级与5G应用与发展的历史性碰撞,会推动以消费互联网为重心的发展模式向产业互联网迁移

关于中国消费升级与互联网发展变迁,艾瑞咨询《2020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进行了较为精准的论述:“在过去,中国经历过一轮非常艰苦的物资短缺时期,生产方与需求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用户端和消费端所积累的改善诉求异常大,价值生产制造对传统产业来说又是核心命脉。因此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迹首先着眼于对消费端和用户端的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使得当下任何在消费与用户端做改进努力的边际效益相对较低,能够继续让产业链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中上游,原材、设计与生产等这些核心环节。”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