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发布时间:2020-07-09 15:25:07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一夜之间,大家仿佛都清心寡欲了起来。 最近在群里分享点吃的用的,偶尔还有人捧

一夜之间,大家仿佛都清心寡欲了起来。

最近在群里分享点吃的用的,偶尔还有人捧场。如果是首饰衣服,先商业互吹一番“好看”,紧接着就是“去年买的衣服都穿过了吗”“工作都没了还买什么包”“别看了拼夕夕差一刀帮我砍一下”等的灵魂拷问……

搁半年之前,这么勤俭持家的场面都是不可能出现的。哪怕刚刚裸辞,女人们也敢刷信用卡买下新款裙子,美其名曰“换种姿态迎接新生活”。

结果“黑天鹅”“灰犀牛”齐齐到来,没有“报复性收入”的普通人,也开始老老实实面对惨淡的生活,将消费欲望降到最低。

当大家开始寻找不花钱就可以得到的快乐,许多“AI期货”也就“穿仓”了。说人话就是,那些靠AI描绘的商业蓝图,合理审视比盲目追捧的声音更大了。

穿衣AI,就是其中一个。

AI搭配师:逮不着耗子,当不了好猫

用AI给消费者搭配服饰鞋帽、口红妆容等等,从2017年AI浪潮兴起开始,就被安排进了技术大厂的开发周期表。

某猫上线了FashionAI,通过电商平台上的潮人搭配方案,基于属性、颜色、风格、细节等维度,可以为一款单品匹配到最适合的穿搭方式。官方说辞是,1秒钟能为消费者提供与其相符的100套穿搭建议。

某狗也奋勇争先,成立时尚科技研究院用户只要将衣服放到Mirror+智能搭配产品前,系统就会通过推荐算法找到合适的服装搭配。

一些女性群体为主的电商平台,也都相继成立过“搭配研究所”、搭配体验平台等等,利用平台的大数据优势训练时尚分析模型。

一时之间,感觉整个电商服装行业都AI了起来。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时尚产业根基更为成熟的欧美,自然更不会放过这个掘金的机会。

电商巨头亚马逊,就在CVPR 2020会议上推出了好几款AI穿衣模型。比如Outfit-VITON,就可以将多件衣服搭配在一起,让消费者看到上身效果。

如果用户看上了款式却没有相中颜色,也可以直接查询“相同款式的粉色连衣裙”,系统就会帮助其找出相应的商品。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谷歌与德国电商Zalando合作,基于TensorFlow打造一款时装设计产品Project Muze,

用户告诉AI自己的性别、心情、兴趣爱好和喜欢的艺术类型等信息,再在模特身上随便涂鸦几笔,Project Muse 就可以马上设计一款时装造型。

如果对方是一位热爱古典音乐、心情有点儿迷茫,并在模特身上画了三角形的女士,它就设计出了一条斗篷式的绿色连衣裙,外面还会覆盖一层有忧郁气质的棕色薄纱。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学术界的时尚嗅觉也出人意料,不少高校研究人员用论文证明,自己并不是“nerds”(书呆子)。

2019年,UT 奥斯汀、康奈尔大学、乔治亚理工和 Facebook AI 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一款名为Fashon ++ 的模型,基于深度生成网络,让AI学习到时尚和不时尚两种图像,深度网络就会生成出最适合的着装方式。“一键改衣”,让单品的时尚度瞬间up!

比如,模型会建议去掉袖子、将下摆塞进去等操作,让整个look看起来更有型。用来帮助人们进行服装设计与搭配指导,自然也不在话下。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看到这里,我觉得最需要这些软件的是《少妇白洁》的直男作者(划掉)随处可见的“搭配废柴”——比如我。

但你会不会奇怪,明明技术实现并不困难,训练数据车载斗量,参与群众更是热情满满、积极试错,为什么“AI试衣”“AI搭配”的日常使用率就是不高呢?

以我个人的不完全观察来看,尽管大家会对各种新奇功能发出“鹅妹子嘤”的赞叹,但到了支付真金白银的千钧一刻,无论是网购还是实体门店,都更倾向于依赖时尚博主、姐妹亲友甚至导购的专业推荐(疯狂夸奖),而不是信任AI。

叫好不叫座,可能是“AI搭配师”面对的残酷现实。它到底做错了什么,可能平台们从一开始,就想错了“穿衣”这件事。

审美黑洞与时尚icon之间,隔了100个AI

为什么AI极尽可能创造的价值点,但消费者就是不买单?或许是时候给科技大佬们滋点水醒醒了,技术本身与时尚需求,或许南辕北辙。

其中相悖的矛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技术向百搭VS个人向适合

AI搭配师的出现,原本是为了解决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衣服无从下手的“选择恐惧症”,告别疯狂试穿但就是找不到适合搭配的烦恼。

也正是因为搭配这件事的复杂性,涉及到天气、场合、心情、性格、预算、喜好、职业、社会关系等等多元而复杂的因素,所以AI系统要么极尽可能地扩展某件单品的搭配阈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么将推送结果控制在有限的选择内,依然不能令用户满意。这样折腾下来,还不如一个熟悉自己、又有眼光的真人闺蜜更靠谱。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2. 精准算法VS数据壁垒

有人可能会说,只要用户愿意输入足够多的数据,那么AI一定可以提供出充分符合其喜好的私人定制搭配。

但问题是,如果用户不愿意呢?

我们知道,大部分数据录入都是在线上完成的,一般平台会给出详尽的、颗粒度很小的选项,以期尽可能地实现精准匹配。但向一个平台提供如此详尽的信息,甚至包括罩杯等隐私数据源,大部分女性消费者都是有所顾虑的。而且,有些数据很可能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

既然用户数据和喜好难以量化,那么此前所有基于个性化数据进行“推荐”的商业逻辑也就都难以成立了。

“只要”收集到足够的数据,这个看似简单的前提,本身就已经是足够高的行业壁垒与护城河。

科技巨头扎堆打造的“AI搭配师”,能否拯救疫情下的服装业?

3.预期转化VS心理博弈

AI搭配系统想要变现,为电商平台提供更丰富的时装浏览体验,让用户能够直观看到某款商品的“上身”效果,进而增加产品的购买率与转化率,是最核心的价值点之一,无论线上或线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