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2020大湾区‘新基建-智慧城市’高端研讨会暨南大五维‘生态眼’全案发布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06-12 18:48:09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20年6月9日下午,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与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 大湾区‘新基建-智慧城市’高端研讨会暨南大五维‘生态眼’全案发布会”在深圳湾万怡酒店召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兴产业处沈祎舜科长,王兴军、宋宏伟等10

2020年6月9日下午,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与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 大湾区‘新基建-智慧城市’高端研讨会暨南大五维‘生态眼’全案发布会”在深圳湾万怡酒店召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兴产业处沈祎舜科长,王兴军、宋宏伟等10 名大湾区物联网智库专家,及39名“智慧城市”领域尤其是智慧环保、智慧城市总集、运营服务商、智能制造、智能安防、车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军企业负责人受邀出席了大会。

1_副本.png

2020_06_09_14_52_IMG_2025.jpg

多角度看“新基建-智慧城市”

 研讨会伊始,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及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巍松分别致辞。

2 (2)_副本.png

杨会长表示,物联网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企业渴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物联网产业协会一如既往专注于为物联网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平台,做好会员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3_副本.png

潘董事长认为,“新基建”的国家战略布局已成,在“新基建”的赋能下,未来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定会成为“新基建”内涵诠释的典范。作为国内知名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南大五维将抓住契机,借势发展。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兴军.jpg

新基建风口下,智慧城市的投资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深圳市信息安全与内容保护工程实验室主任王兴军先生作了详细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基建是拉动国民经济的利器。他对比分析了2019年及2020新基建的投资领域,表示目前已有24省市开出了48万亿大单,而智慧城市作为新基建的主战场,将迎来新一波的高速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

研讨会上,其他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宋宏伟.jpg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宏伟分享了马云的“城市大脑”,表示新基建来的时候,没有自己见解、领悟,风口吹在哪儿都与自己没关系。企业要结合自己的领域,审视自己的能力边界,抓住新基建建设风口的同时,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冯汉炯.jpg

深圳市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副会长冯汉炯认为,智慧交通是新基建中的主要组成之一。作为智慧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的车路协同系统,由于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涉及无线通信、传感探测、自动识别等诸多先进技术手段,因此对投资商或者系统集成商还是设备供应商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张光华.jpg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深圳思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华表示,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化和大数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精准时空数据则是大数据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全社会共享的基合系统有希望成为智慧城市时代的新的社会基础设施,这是我们的机遇。

张伟.jpg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资深专家,深圳市前海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伟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过往就有很多挑战,如智慧城市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架构定义,建设中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量及难度极大,人工智能技术遇到瓶颈等。另外,物联设备通信协议的繁杂、数据模型的不统一,亦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了很多困扰。因此,在新基建的背景下,需要由政府及各方参与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去突破和解决。

 

探索与创新智慧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大数据运用和智能化监测的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日新月异。

李想.jpg

博士、副研究员,江苏南大五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想作了《新基建下生态环境领域创新技术及应用》的专题演讲。他从新基建下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升级、数据采集手段的升级、数据融合应用的创新三个方面对智慧生态环境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他表示,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当前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是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措施。

张雪林.jpg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产业专家、深圳市麦斯杰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林认为,目前国内建设很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大部分独立运行,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存在壁垒。未来系统一定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感知、分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对各种生态环境业务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决策更加切合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完美融合。

王文利.jpg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